第三百十七章 各有算計(2 / 2)

疆域之廣,周邊國家又無強國,發展滇國的潛力相較趙國而言更加有前景。她相當了解吳天,一直在賭吳天不會安於現狀,現在吳天的心思已漸漸地明朗起來。吳天在趙國不過是為了提高名望和政治聲望,打一開始吳天就沒留任趙國的想法。韓晶心中更是為吳天的布局感到驚駭,吳天隻怕在去趙國謀位時就已謀劃好了一切,似乎看透了趙王不可能堅持他的改革,趙王不是秦孝公,更不是趙武靈王,其目光何等短淺。他隻看到眼前的利益,而看不到趙國改革後的發展潛力。如果趙國默默發展個十年至二十年,趙國一統天下的實力並非沒有,可惜趙王逼走了吳天,現在吳天在楚國才一年左右就已得到了滇王之位。

吳天冷笑道:“我早已料到了這一天,當時大王能鼎力支持改革,乃因秦國給趙國太大的壓力。大王又不想背上罵名,所以大王也是逼到了死角,這才讓大王在我身上賭一把,隻是打贏了,但大王卻擔心我實權太大,害怕齊國一樣出現田氏之禍,所以才下決心除掉我。隻是我不是他想象中的人,我離開了趙國,現在大王反而背上了卸磨殺驢的名頭。嘿嘿,如果他不派人來追殺我,與我相識相知一場,我也會給他留下一條諫言,可惜他沒有珍惜,我也懶得理他,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韓晶為吳天的政治眼光和戰略眼光感到驚顫不已,與吳天為敵,絕對是悲劇。幸好這樣的男人是她丈夫。吳天從來楚國的路上,就已派人去了滇國,雖然吳天掩飾很好,尋到一種麻作為造紙的原材料,但現在吳家作坊中不但使用麻,更是使用竹子做原材料製作紙張,這些紙張尚未上市,更是被吳天大量地囤積起來,尤其是吳天已被楚王冊封為滇國之主,滇國人口寡而貧,眼下隻有百萬左右,極其貧乏,吳天隻要用紙換取人口,這對那些豪族和巨商而言,絕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琴清驚歎道:“難怪宣太後會來楚國,原來如此,趙國把崛起的契機放棄了,秦國應該早已洞悉,所以才無懼趙國。趙國雖然贏了長平之戰,但趙國也輸了,輸了一統天下的契機。老爺給趙國一個崛起的機遇,偏偏趙王和那些頑固派不懂得珍惜,隻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了國家將來的發展前景。難怪乎藺相會被趙王氣得病倒在榻,趙國遇到這樣的君王的確是大趙的悲劇。”

韓晶譏笑道:“楚國也不比趙國好到哪裏去,幸好楚王選擇了夫君去滇國,不然的話,楚國也會內鬥不休,宣太後如此大張旗鼓的來楚國,恐怕就是為了遏製夫君在楚國改革,這才是宣太後的最主要目的,宣太後很是聰明,不過宣太後卻未曾意料到大王會把滇王這個地理位置極佳的區域冊封給了夫君,打亂了她下一步計劃。秦國隻是在人口上傷筋動骨,但在經濟上並未受到太大的影響,最遲三年就可以完全把經濟恢複過來,人口卻要十年左右才能恢複元氣。”

清秀公主笑道:“現在就很好啊,駙馬去了滇國,我們家反而脫離了是非圈,隻要安心發展滇國,就不會有人敢對滇國指手畫腳。父王在楚國也不會被那些權臣完全壓製而毫無反抗。”

吳天搖了搖頭,低聲道:“宣太後來了楚國,楚國要是能安寧下來才怪,這個女人可是非常厲害的,如果是華陽夫人一個人來,楚國倒不會出現太大的變故,偏偏宣太後親來,她的能力並不在昭襄王之下,手段同樣狠辣的緊。不過,宣太後不會對我們出手的,因為我們與當下楚國核心層已無關係,我們將要去滇國上任,那些大臣也不會無緣無故地得罪我,並且我的名氣放在那裏,敢伸爪子的人絕不會太多。”

吳天對華陽夫人這個女人非常好奇,在曆史上華陽夫人可是被呂不韋玩的團團轉,最後落得個鬱鬱而終。曆史上也存在這很大的疑問,安國君繼承王位沒有幾天就死了,其後的子楚異人也隻做了三年,同樣離奇地死了,就連病因都查詢不到,如果說與呂不韋沒有關係,根本不可能。

長平之戰已改變了格局,他不知道呂不韋會不會遇到那個趙姬,會不會物色到子楚的潛力。子楚雖然是個明君,可惜子楚過於重感情,所以才會被呂不韋利用,最後連死都不知道死在誰手中。

至於秦王嬴政就難斷了,雖然從李園哪兒得到了情報呂不韋已開始投資了,奇貨可居的曆史名詞可是呂不韋創造出來的典故。更是培養出了千古一帝秦王嬴政,最後呂不韋也敗在秦王嬴政手中。

吳天現在無暇顧及秦國,未來楚國前,吳天便已謀劃奪取滇國,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楚國和滇國上麵,就連趙國也沒有心情去關注。若非接到烏家和郭家傳來的情報,他也不會知道趙王這般渣,明明知道改革後的好處,並能在短時間內崛起並稱霸諸侯,偏偏他就放棄了這個難得崛起的機會。

遂又想起趙穆與春申君的關係,吳天是真的笑了,在給趙穆十年時間,恐怕趙王能不能活就是兩回事了。他去了滇國,必然會大力發展滇國,隻要穩住他,春申君就可以吞並趙國,借助趙國的力量把楚國也吞並了,一旦既成事實,那滇國隻能自保而不能向外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