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四章 連殺二人(2 / 2)

景陽忽然向楚王道:“大王,若不解決夜郎王,隻怕刀兵將起,最可能的是夜郎王會突然襲擊滇國,滇國現在又剛死國王,臣怕西南大亂,所以臣請求大王嚴懲吳天。”

春申君也知道吳天留在壽春,他的令尹的位置都有極大的威脅,隻有吳天繼承滇國之王,然後打發到邊疆去,反而可以穩定西南諸國,更可以威懾巴蜀等地,秦國也不敢陳兵在楚國太多兵力,吳天的威脅相當大,至少秦國陳兵巴蜀會更多,可以減輕楚國邊境壓力。

黃歇起身道:“大王,大司馬此言差矣,吳先生乃一代名將,豈能受一個撮爾小國欺負,豈不小覷了我中原之將,既然夜郎王對滇國野心勃勃,且吳先生又是大王新封的滇王,隻要吳先生坐鎮滇國,料想先生定能解決邊患問題。”

楚王心中大喜,他沒有想到令尹竟然提出吳天繼承滇王之位,正中下懷,如果吳天在留在楚國,隻怕楚國就將大亂,現在大楚不能內訌,所以楚王隻能把吳天派去滇國坐鎮,又能現實出他楚王的英明和用人之道,同時又可以打擊趙孝成王,打一打趙王的臉,他非常樂意,誰教趙王非常囂張,用命令的口吻教他殺吳天,太不把他楚王放在眼裏了。

楚王點了點頭,沉聲道:“寡人既然說了,當然不能食言,豈不讓他國之人說寡人不守信譽,言出必行,這是寡人執政之道。先生與清秀成婚之日,就是寡人冊封先生為滇王之時。”

滇王剛死,而且夜郎王也不可能在沒有準備之下就發動戰爭,滇國雖然國力日漸衰退,但也不是夜郎國說滅就滅的,沒有個兩三年的功夫,根本沒有機會滅了滇國,所以吳天繼任王位,還有兩三年時間做準備,他對吳天的執政能力抱著相當大的信心。

吳天傲然道:“大王,既然在下惹了事,在下就能擺平夜郎國,夜郎國一直抱著侵略大楚的心思,隻是現在尚未準備,且滇國一直對大楚忠心耿耿,在下若治理滇國,不出三年便能讓滇國強盛起來,在下可以保證,十年內可以滅夜郎國,威懾南疆和西南諸國,十年內可以為大楚打下巴蜀,威懾關中。”

吳天知道楚王一直謀劃著巴蜀,隻是楚國有心無力,所以這個計劃一直放下,如果巴蜀被吳天打下來,楚國就徹底安全了,楚國也才有心思征伐魏國和齊國,當然,魏國是最好攻取之地,隻要趙國與楚國聯盟,滅魏並非虛妄。

吳天拋出的魚餌就是巴蜀,隻要巴蜀奪取,滇國的國力和疆土必然翻一倍,隻要楚國允許流民到滇國,那滇國十年的發展就可以成為真正的強國,而滇國十年間鞏固疆土,絕對無力擴張,此時正是楚國揮刀入魏的時候。至於秦國,有滇國在一旁虎視眈眈,兵力全部牽製在巴蜀之地,楚國穩如泰山,可以放心大膽地向外擴展。

景陽臉色蒼白,他知道楚王已經決定了,忽然意識到他犯了一個錯誤,沒有意識到楚王也有著自己的謀劃,料想滇王的最佳人選其實就是吳天,隻是楚王一直沒有表露出來,並且楚王得到滇王死的消息,絕不是今天,至少是十天以前的事情了,連夜郎國都知道滇王死,兒子花旗還能趕到壽春,顯然滇國信使是故意拖延時間,故意讓滇國有更多時間謀劃和布局。

滇國中的大臣想要做滇王的人大有人在,滇王妃和幼子莊保義,算是孤兒寡母,無權無勢,正是奪取滇王的最佳時機,有如說是滇國故意為之,不如說是那些野心家為自己謀奪滇王之位而拖延時間。

滇王之死,吳天得到的消息更早,畢竟吳天是用飛鴿傳書,第二天就知道確切消息,所以吳天才會設計算計楚王,他早已把楚國內部各大勢力的關係分析透徹了,隻要使用得當,他得到滇王之位的概率極大。

果如他所料,楚王的確不想莊氏繼續執掌滇國,有意在楚國內部挑選一個世家繼任滇王之位。隻是他的出現,使得李家沒有了希望,成家也沒有了希望,他反而成為既得利益者,他做滇王,楚王得到的利益最大,又可以威脅黃歇,這是楚王平衡黃氏一黨的最大力量。

隻要吳天在滇國坐鎮,那楚國就不會出現黃歇謀朝篡位的膽子,吳天不論是軍事上還是在政治上都有著傑出表現,要是黃歇給了吳天口實,隻怕黃歇就是下一個滅殺之人。

以吳天今日之表現,下手之狠,顯然不怕黃歇和景陽聯合,瞧著吳天那自信的神情,楚王懸著的心反而落下。尤其吳天既然答應幫他解決夜郎王,別人不相信吳天的能力,但是他卻相信吳天不是口出狂言,他有著資格,也有資格自信,誰教他把白起和王齕等秦國名將斬殺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