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忽然把樂毅和藺相如的信拿出來讓大家閱覽,臉色鐵青道:“你們現在知道我的難處了罷,這錦帛是相爺給我廉頗的信,相爺早已料到趙王會這般做,所以教我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不過我廉頗雖然家大業大,也擔心家人會受到大王的威脅,隻要我們團結起來,然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誰敢對相爺放肆,誰要對付想也,難道我們手中的兵就是擺設麼?”
廉頗雖然這般說得大義凜然,實則心裏卻叫苦不迭,他確實沒有料到吳天膽子太大了,竟然把大趙的王後勾引跑了,這種本事也隻有越過的丞相範蠡幹過,並且把西施騙走,現在吳天是不想範蠡專美於前,他也要出個分頭,韓晶王後、烏家的烏氏倮的孫女烏廷芳、郭家郭縱的女兒郭秀兒、趙國的二公主趙雅都跟著吳天跑了,趙國這回臉丟大了,還沒有對人家下手,人家已經知道了。
李牧哈哈大笑起來,接著所有的將領也笑了,他們的確沒有想到吳天這般厲害,多少大家心裏都知道邯鄲城內的事情,隻是大家都不說出來罷了。李牧有種快意,他覺得相爺太厲害了,趙王在他心裏並無多大地位,他熱愛的是趙國,不是皇室,他對皇室有著深深的鄙視和瞧不起。
趙括心裏嘀咕道:“我的好大哥,你怎能這樣,你不是把邯鄲城內的美女一網打盡了。”趙括知道趙王曾與他談過,並且有意把二公主趙雅下嫁給他,但是事情太過緊張,他正在吳天手下做事,慢的最不占地,而且他父親馬服君又死了,他正在守孝,至少三年才能結婚,所以他與趙雅的婚事隻有三年後才會確定下來,隻是沒有想到趙雅竟然喜歡上了吳天,並且放棄趙國公主的身份跟著吳天離去了。
廉頗接著又道:“現在我們商榷一下關於樂乘將軍戰死的事情,這是很大,在邯鄲城中所有大臣都說樂乘將軍是相爺害死了。”
眾將領紛紛破口大罵道:“將軍馬上死,這是一個軍人的榮耀,誰知道他這般倒黴,遇到了白起的主力,白起是誰,不要說大家都知道,相爺能打敗白起這樣的百勝戰將已非常不容易了。不能因為樂乘的死而怪罪相爺啊,誰敢說誰指揮的戰爭沒有戰死的將領。”
不過大家心裏都非常高興,說明他們得到相爺的看重,如果相爺不看重他們,隻要把他們往樂乘的部隊一調,沒有不戰死了,不過眾將心中也存在著疑惑,白起死了,王齕也死了,到底死在誰人手中,他們不得而知,隱隱覺得是死在吳天手中,隻是沒有證據。
廉頗開始唱雙簧戲了,抹了把眼淚道:“是啊,上了戰場,沒有誰敢保證不死人的,這是戰場不是小孩過家家,況且樂乘將軍應該非常榮耀,大秦的兩位上將軍也戰死了,我們大趙怎能把過錯歸咎在有功的將領身上。相爺做錯了麼?當時相爺可是讓大家選擇那一路,誰教樂乘將軍率先選擇了,他死了,怎能怪相爺呢?”
廉頗心中也覺得吳天對他沒有說實話,並沒有把所有的戰略和計劃告知他,樂乘一定是吳天故意為之,並且吳天不想樂乘三位,樂乘到底是誰的人,大家心裏都清楚。大王的心腹,又與趙穆狼狽為奸,在軍隊中並不得所有將領的認可。
不過,白起和王齕都死於自殺,這是毋庸置疑的,唯一疑惑的是白起卻被冰冷凍了起來,而且白起身上還有吳天的指令,教所有趙國將士必須按照一個上將軍的待遇進行國葬。
對於吳天這個命令,趙國的將領沒有一個反對的,他們也沒有玷汙白起的屍體,而是小心翼翼的保護起來。雖然大家都痛恨白起,但由不得不尊重白起,因為白起是所有軍人敬重的人。
雖然白起是趙國的敵人,但是白起的人格又得到所有軍人的敬重,這就是軍人的品格。長平一戰,趙國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就連野王也被趙括占領,秦國已經退回了函穀關,據聞是王陵將軍在函穀關據守。
等眾將情緒穩定後,廉頗才拿出自己的意見和奏折,笑眯眯地看著眾將,道:“這是老夫寫給大王的奏折,我希望諸位將軍在上麵簽字!”
這是一份廉頗如何處理白起、王齕和樂乘等戰死將領的後事,廉頗在奏折上麵可是纖細地闡述了戰爭的經過以及趙軍對秦軍戰死將領的意見,一致認為白起和王齕就將軍應該享受趙國國葬的待遇,其待遇不能低於樂乘將軍。
大家都知道這個意見應該是吳天的意見,對於吳天的性格和秉性大家已有些了解。所有大趙將領均認為這才符合一個軍人的待遇,不論是敵國還是自己國家戰死的將士,都應該享有國葬的待遇,尊重敵人也是尊重自己。
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