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她怎能這樣?(1 / 2)

第一百五十六章 她怎能這樣?

吳天回到府中,當夜自然是一場春‘雨’綿綿,直至大家盡興後,竇珂才問:“老爺,尤姐真的背叛了我們?”

吳天冷哼了一聲,陰沉道:“提他幹什麼?這賤人是覺得老子必死無疑,所以才會如此拐彎抹角地和我鬧,真當我什麼不知道?她那點心思我早看出來了,隻是一直沒有點明,現在北方雲波詭譎,形勢很不妙。”

楊麗華道:“很危險麼?”

吳天笑道:“我那個二舅子可是布了一個好大的局,他以為沒人知道,可是那些世家能存世數百年,可不是浪得虛名,雖然也有些紈絝濫竽充數,但不乏一些高明之士,豈會瞧不出其中玄妙,雖然摸不清當今陛下的底線是什麼,但是大家都知道陛下在放縱弘農楊家,楊玄感要造反,他這個皇帝不可能不知道,而且他還推波助瀾,陛下非常輕視楊玄感,但是陛下不知道楊玄感身邊其實也有厲害角色的。”

竇漪房驚道:“老爺是說李密?”

吳天一把抱住竇漪房,然後放在自己的身上,手更是在竇漪房那細膩的肌膚上遊走,笑道:“不愧是老子千辛萬苦從李淵哪搶來的婆娘,眼光就是毒,一眼就瞧出李密的不凡。李密的確是楊玄感最為得力的助手和軍事,他的計謀可謂厲害得很,剛好打在了大隋的七寸上,隻要暫居了長安,兼且關隴等世家又有野心,那楊玄感未必不能各據一方,甚而是暫居了三浦也未必不能做到,而且長安也是大隋最大的糧倉之一,並不比洛陽的糧倉低,如果有了長安這個大糧倉,三年也不愁沒有糧食,隻要把關隴世家攆出來,巨手潼關和函穀關,相當霸占了秦地,昨晚中原內亂,隻要時機成熟,一統北方未必不能做到。”

“當然,關中若是讓給了弘農楊家,而我們江南有按兵不動,陛下隻該擔心了,一旦河東西部和河西落在楊玄感手中,那李淵占據河東,嘿嘿,隻怕大皇帝陛下就該哭了。李淵可是等這個機會已經很久了,而且李淵早已知道楊玄感要造反,所以做了很多準備,雖然他行事非常秘密,但也瞞不過我眼睛,我們隻看戲,不會管北方的事情了,反正自古以來從來就沒有從南方征伐北方的王朝,料想大皇帝陛下也是如此考慮,所以才會覺得我沒有造反成功的可能,至於我的封地,人口稀少,沒有足夠的兵源,掀不起多達風浪,看似我的地盤和實權最大,但都沒有占據任何戰略要地,更沒有一個延後要塞,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吳家艦隊。守成有餘,進取不足。”

其實吳天心裏非常清楚,河西並不是最好的地方,實因河西就是四戰之地,胡人最多,相連的各胡部落更是錯落盤根,即便楊玄感占據了弘農、三浦以及河西又如何?楊玄感根本沒有足夠的兵力來鞏固自身地盤內的安全。

東西突厥就是河西最大的威脅,而且黨項、羌人也在河西,楊廣相當於把朝廷最大的包袱丟給了楊玄感,如果楊玄無法堅守胡人入侵,那楊玄感將失去轄內民心(世家之心)的擁護。

楊廣隻要把三浦拿下,便可據守不出,不過有個問題就是潼關和函穀關,若真丟了函穀關和潼關,那洛陽就處於楊玄感的威脅之內。不過吳天應該想到了這個問題,應該會給關隴門閥掌控,他隻要堅守住河東以及山東河南和河北,那大隋的江山就不會亡,而且還可以借楊玄感之手除掉關隴門閥這個生死大敵。

不過楊廣把自己看得太高,他雖然是個皇帝,但是北方以亂,他在北方士人心中已沒有皇帝的威嚴,他和世家的放縱才有現在的混亂,若非江南在吳天手中,恐怕天下早已打亂了,而且江南如今是吳家的,而不是楊家的,並且江南已在吳天經營下穩固得很,已成了天下百姓眼中的世外桃源。

楊麗華冷吸了口氣,驚顫道:“李密有這樣的才能?”她也知道李密這個人,當年楊素也推薦了李密,隻是楊堅見李密眼中充滿了野心,所以沒有重用,後來李密失望之下才投到了楊素門下做了幕僚。

在楊素死後,遂又成為了楊玄感出謀劃策的謀士,李密對大隋有著屈辱之感,更有一種抱負難展的痛苦,所以才慫恿楊玄感造反,他要讓楊堅和楊廣後悔沒有用他。

吳天淡然道:“宰相之才,不過此人野心同樣不小,如果沒有遇到英明之主,隻怕是臣強主弱,他沒有諸葛之忠,卻有諸葛之才。”如果楊玄感沒有按照他的設想和謀劃行事,李密也不會憤而投靠了瓦崗,從此打醒了他做人臣的本分,而是自己當家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