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魔門妖孽向雨田(2 / 2)

祝玉妍翻了個白眼,心道:“誰會相信你的鬼話,說不在外麵招蜂引蝶,如何?還不是去了一趟飛馬牧場就把清雅吃幹抹淨,把飛馬牧場中的美女一鍋端了,好意思在我麵前裝清純。”

碧秀心笑而不語,轉移話題道:“其實夫君沒有那個必要一定要查出師妹的蹤跡,大可從其他人下手,佛門四大聖僧:嘉祥、智慧、帝心、道信其中一人入手即可,若是覺得不足以把握師妹蹤跡,可以從武尊畢玄著手也行。”

祝玉妍笑道:“倘若夫君擁有邪帝向雨田的修為和實力,恐怕這些人連想的心思都不敢有,夫君啊,你的路還長著呢?”

祝玉妍一直都想吳天加入魔門,然後超越向雨田,把魔門推到前台,不過吳天似乎不大喜歡魔門的人,非常討厭魔門和佛門一個德性,都是隻為了利益,沒有任何民族觀念,如今的趙德言已成了突厥人的國師,做了切實的漢奸。

所以吳天非常反感魔門的人,佛門更不要說了,更是沒有節操的東西。他們隻在乎自己的教派能不能興盛,至於民族的死活,是否因他們的投效而帶來災難,從不在他們考慮之內,所以吳天對待此類人,一向是有殺錯不放過,堅決地殺了,手段極其狠辣。

五胡亂華時期,那是漢民族的黑暗時期,而佛門卻趁機興起,全部靠向了胡人,更是為胡人服務,愚弄世人。最悲涼的是老子化胡之說,明知是佛門胡編亂造出來的故事,道門的人竟然接受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吳天鄙視的看了祝玉妍一眼,不屑道:“夫人,你也太小瞧為夫了,向雨田隻是我的目標,我也就不要這般勤奮了。向雨田能和我比麼,為夫非常堅信我一定是武林中第一個破碎虛空而去的人。”

碧秀心笑道:“你不但要做破碎虛空的第一人,還要做千古一帝,蓋過秦皇嬴政。你那點心思,妾身早瞧出來了。向雨田的確不如你,他的觀念隻是想把魔門一統,然後推廣魔門思想。隻是儒、道、釋已深入人心,他雖然實力超絕,但已無法改變這個現實。而且大部分魔門中人都無法堅守道心,最終都成了魔,蠱惑人心上不如佛門,而道門自始至終都沒有奪取天下的心思,從道門思想中就可以瞧出一二,倶都是清靜無為的人,生性淡薄,不為名利,但凡為名利的卻成不了得道修士。”

吳天歎道:“向雨田雖然一統魔門,但是魔門又不是一個派係,裏麵的思想龐雜無比,各持己見,無法做到求同存異的思想。向雨田沒有抓住這個核心,所以他失敗了。雖然大家都聽從他調遣,卻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魔門真正的統一。天下未曾一統前,魔門看似統一,不過是一個形式而已。恐怕向雨田也看出了魔門極難統一,他也沒有這個那能力,除非把魔門中其他思想全部抹除,隻剩下一個中心思想,那魔門倒是有以希望真正的一統,夫人真的希望我這樣做麼?”

百家思想中,吳天看重的隻有法家、縱橫家、墨家、農家,不過這些門派卻又獨立於魔門之外,成為旁門左道,魔門根本沒有抓住百家中有地位的派係,反而是丟了西瓜揀了芝麻。

眼下能存於世的除了儒家占據絕對優勢外,道家、兵家和法家都存在,未曾斷絕。雖不是主流,然而,任何一個統治階級都無法拋棄這些學說,一旦沒有了兵家、法家,單是儒家就無法把這個統治體係運行下去。

軍隊如果用儒家治兵,恐怕全成了磨嘴皮子的軟蛋,成了胡人隨意獵殺的兩腳羊。所以道家的存在就是牽製釋家,而兵家則是維護帝國抵抗胡人的力量,丟不得,再蠢的統治者也知道兵家的重要,而穩固統治卻又需要儒家,所以儒家如果沒有孟子和荀子的理論支撐,單憑孔子那本操蛋的論語,隻怕早已亡國滅種了,根本沒有生存的土壤。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那是為了家天下的統治,所以才使用儒家作為治國之基,且非用儒家來強國,儒家強不了國,但能維護家天下的帝王統治,所以曆代帝王都沿用了儒學,以儒學作為核心基礎,然後參雜兵家、道家和法家組成了統治者的思想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