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在身邊,幸福就在眼前,一杯清茶是幸福,一杯咖啡也是幸福。隻要我們能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裏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就可以從容地為生活找到平衡,為幸福找到答案,就可以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渴望幸福。那麼什麼是幸福呢?幸福是人們的渴求在得到滿足或部分得到滿足時的那種感覺,是一種精神上的愉悅。
幸福的感覺,不取決於人們的生活狀態,而取決於人們的心態。所謂知足者常樂就是這個道理。
幸福對於不同的人來說,有著不同的內涵。一個饑餓不堪的人,麵對一桌美味佳肴,可以盡情享用,這是幸福;一個奔波勞碌的人,突然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假日,可以什麼都不用做,這是幸福;一個疾病纏身的人,恢複了健康,可以舒舒服服地享受生活,這更是幸福……當下崗工人又重新找到有著穩定收入的工作,當媽媽看到孩子蹣跚地邁出人生的第一步,當失學兒童收到捐助可以重返校園……這份幸福的感覺,會帶來多少喜悅,帶來多少晶瑩的感動啊!
幸福像風,無處不在卻又無跡可尋;幸福像夢,真實地呈現在麵前卻又抓不住摸不著;幸福像空氣,我們沉浸其中卻常常忽略了它的存在。幸福是細微的,幸福是平凡的。我們往往在自己的幸福中麻木著,卻到處去尋找記得看過一個用小狗的尾巴來比喻幸福的哲理小品:
一隻小狗問它的媽媽,幸福在哪裏。媽媽告訴它,就在自己的尾巴尖上。於是小狗每天都轉著圈兒地想要咬住自己的尾巴,把尾巴尖上的幸福抓到手。可是它無論怎麼努力,始終抓不住自己的尾巴。
小狗傷心地去問媽媽,我怎麼總是得不到我的幸福呢?媽媽笑著告訴它,你向前走,然後回頭看一看,幸福其實一直在你身後跟隨著你呢!
小狗按照媽媽的話去做,果然感到了無比的幸福。
一個人的幸福,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多其實也是負擔,是另一種失去;少其實並非不足,而是另一種有餘。
有一位富甲一方的地主,一天傍晚路過農田邊。他看到大樹下麵坐著的一位衣著樸素的農民,他正在那裏悠閑地看夕陽。
地主感到很不理解,於是走過去對那位農民說:“天還這麼早,你怎麼就不幹活了呢?多幹些活就能多一份收入。”
農民回答說:“多一份收入又能怎樣呢?”
地主耐心地解釋說:“你要是每天都多幹一會兒,日積月累收入就會越來越多。過些年你也能成為地主,就不用賣力幹活兒,那時候就能像我一樣,天天坐在大樹底下看美麗的夕陽。”
農民笑著說:“我現在不是就在看夕陽嗎?為什麼要等到很多年以後呢?”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原來幸福並不一定要去苦苦追求,其實它無處不在。隻要我們感覺自己幸福,那麼我們就是幸福的。我們不必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豐功偉業,也不必非要學識淵博、高官厚祿,更不必家財萬貫、揮金如土……隻要我們能用心去感受,用心去經營,幸福時時刻刻都在陪伴著我們一路前行。
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追尋著幸福,甚至曆盡千辛萬苦,不惜付出沉重的代價。到頭來卻慨歎幸福遙不可及,是幸福真的遙不町及嗎?當然不是的,是他沒有一顆善於感受幸福的心,是他忽略了自己身邊唾手可得的幸福。
有一篇題為《幸福給自己看》的小文章是這樣寫的:
有一對夫妻,他們過著普通的甚至是拮據的生活。但是每天男人下班回來,總是手裏拎著一把青菜,偶爾也會提著兩條魚。而女人總是開開心心地紮起圍裙,哼著歌兒在廚房裏忙來忙去。他們家的陽台上,總有一兩盆花盛開著。兩人常常挽著手出來散步,每次見到他們,他們總是充滿了幸福和喜悅的。
有一次,作者在樓道裏遇到男人背著女人上樓梯,好奇問他們怎麼了。女人笑著說:“過情人節嘛,人家老公都送玫瑰花呢,他卻拎回來兩斤豬肉,說是送給我的禮物,我得懲罰他!”男人也爽朗地笑起來:“這不能怪我,誰讓你做的紅燒肉太好吃呢!我甘願受罰,就當是減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