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時隻用手指抓握對方,而掌心不與對方接觸。這種人個性平和而敏感,情緒激動,他們心地善良,且極富同信心,胸懷寬廣。

握手時抓緊對方的手,上下不斷搖動。這種人極為樂觀,對人生充滿希望。他們的積極熱誠使他們經常成為中心人物,受人愛戴。

有些人從不願意與人握手,他們個性內向羞怯、保守,但卻真摯。這種人不輕易付出感情,但隻要建立起友誼之後,便會情比鋼堅。對朋友如此,對愛情亦然。

6.從談話速度和語氣

看性格與心理

談話速度是了解心理狀態的關鍵。

談話速度快的人,大多性子比較急;而那些說話慢條斯理的人,多是慢性子,不管遇到什麼事情,總是不緊不慢,反應相對遲鈍。

不滿對方或懷有敵意時,言談的速度就會放慢;相反,心裏有鬼或想欺騙他人時,說話的速度大都會加快。

一個平時沉默寡言的人,假如一時變得能言善辯、喋喋不休,則表明其內心有不欲為人所知的秘密。

由交談時的語氣、節奏變化可以了解人的心理。

充滿自信的人,談話時多用肯定語氣;缺乏自信者,或性格軟弱者,談話的節奏多慢慢吞吞、有氣無力。

喜歡小聲說話者,不是對事物缺乏自信,就是性格轉為女性化;那些說起話來沒完沒了,希望話題拖長的人,其內心潛在著惟恐被別人打斷和反駁的不安,惟有這種人,才能以盛氣淩人的架勢談個不停。

喜歡用曖昧或不確定的語氣、詞彙作為結束語的人,害怕承擔責任;經常使用條件句的人,如“這隻是我個人的看法”,“這不能一概而論”,“在一定意義上”、“在某種情況下”等等,大多屬於神經質。

聽人談話時的動作、習慣可以反映一個人的性格。

聽他人講話時,如果聽者眼光不集中,東張西望或玩弄手指頭,則表示對談話者感到厭煩;頻頻重複對方的話者,表示有高度的耐心和好奇心。

聽話時不停地大幅度點頭的人,表示在認真聽對方講話;雖然聽話時常點頭示意,可是視線卻不集中地在對方身上的人,表示對對方的話題沒有產生共鳴;點頭次數過多,或者胡亂附和的女性,多半不了解談話的內容;一麵講話,一麵自我附和的人,大都不容許對方反駁,而且也極頑固,這種人不能與聽者進行交流,一人唱獨角戲,徑自下結論。

7.學會從言談中能推斷一個人的出身和來曆

日常,我們談話的時候,最討厭有人不顧別人的談話,突然將毫不相幹的話題插進來。這種人的支配欲和自我顯示欲都特別強,他們根本不把別人放在眼裏,而完全擺出我行我素的態度;還有一類人喜歡在人多的場合,滔滔不絕地談個沒完。其實,這表示他很擔心主導權落在別人手裏,自始至終都想占據優勢地位。

倘若一個人總談些沒頭緒的話,或者不斷改變話題東拉西扯,說明他思路不清晰,思想正處於支離破碎的狀況。與其說這種人話題非常豐富,還不如說他缺乏縝密的思索。

還有一種人,在與他人麵談時,很少談及自己,反而將從對方那些引出來的話題擴大,不斷地從對方那裏吸收許多知識或情報。

在麵談中,有的人善於集中精力傾聽對方談話,並通過對方的談話加深了對對方的理解,也捕捉到許多對自己有用的信息。

從性格上講,這種人具有寬容精神,顯現的是真正的君子風度。

有句俗話:“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其實,生活中反用這句俗話的例子並不算少,那便是“聽者無意,說者有心。”有時對方會察覺自己言談中下意識造成的失誤,急著自行“更正”。這時,便給你提供了一個機會,可借此探查對方的真正動機。

日本某公司有一位頗具信心、聲望很高的科長。有人問他:“貴公司有幾位科長呀?”他不假思索地答道:“隻我一個?選”接著,他又慌忙更正:“不是的,不是的,共有五位科長。”

原來,這位科長性情高傲,常常自詡:“除我以外,沒有一位名副其實的科長?選”

原來如此,先前不假思索地回答的那一句“隻我一個”,正是他真實心聲的自然流露。後來的更正,雖然符合事實,卻掩飾了他的真實感情。

由此可見,倘若一個人說錯了話,接著又急忙更正。這種“過錯”大多是有點原由的,也許,在他最初的言談裏,會有真正的感情在內。

在談到性方麵的問題,不論在任何地方,都含有禁忌的意義,特別是在東方國家裏,更是如此。但這並不等於對性的問題,人人都無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