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卷 第四百一十章 讖言之書(2 / 2)

“漢莫拉比大王,拉格什城已是飛沙走石,其他地域的植物也越來越少,切姆查瑪克河穀是我們最後的綠洲,萬不可再開荒了!”

“亞述叛軍最近猖狂的很,前線戰事吃緊,如不開荒去種糧放牧,你讓我的士兵們吃什麼?”

“可是,大王…”

“吾意已決,毋須多言,開荒之事,勢在必得。”

真是偉大的王,也許你的確開拓了巴比倫王國的千年基業,可是在我的眼裏,就如同一個殺雞取卵的孩子一般可笑。

【第一預言·20世紀70年代】

繁榮的古巴比倫王國在歲月風沙無情的吹蝕下變成了戰火紛飛的城市,水土流失,荒漠遍野,滿地風塵,幾千年的亂砍亂伐,不當放牧造成的惡果接踵而至,楔形文字的故鄉隻餘片片鹽堿地。

突然,一顆導彈轟隆襲來,許多戰機隨即接踵而至,爆炸聲,嚎啕聲蔓延不絕。

破壞仍在繼續,由於擁有令人眼紅的充沛石油,兩河流域那滿目瘡痍的土地上又燃起了毀滅的戰火。

【第二預言·23世紀初期】

以下是選自當今時代巴比倫地區(我並不關心你們人類,會給它起什麼新名字),新任總統的就職宣言:

“……由於石油資源開采殆盡,連年的硝煙彌漫,我國地表耕種麵積屈指可數,經多方麵權威人士研討,現決定分批撤走部分居民……”

黃昏斜照,夕陽將大地染成一片觸目驚心的鮮紅,兩河流域的樂園之土從此失落在你們的迷夢中。

莉莉絲細細的讀著文字,臉上的表情平靜如水,沒有一點波瀾。

“莉莉絲大人,這份預言之書,最晚在公元前時代就已經被發現,出自一個吟遊詩人教團先知的手中。”

阿撒茲勒的話語中,似乎別有深意,語調也頗為古怪,似乎像是在偷偷窺探著著對方的表情和心思:

“但神奇的是,書中所給出的預言,居然有很多都應驗了,那涉及到23世紀的第二預言先不說,之前關於20世紀70年代的預言可以說是完全吻合了,而且時間極為精準,正好就是人類口中所稱的伊拉克戰爭時期。”

“伊拉克?”莉莉絲口中念著這個有些拗口的名字,不禁說道,“這就是人類給巴比倫取的新名字麼?並不是很好聽呢。”

“是的,正是如此,不過如果隻是一個預言準確,那倒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您再繼續看下去,第二章的準確程度可要更誇張呢。”

阿撒茲勒不由分說的將那本綠皮書再次翻過了好幾頁,這一次,章節標題處畫著一朵巨大的白雲。

【第一預言·18世紀】

蒸汽機的嗡嗡作響,紡紗機吱吱擺動。

“約翰老板,蘇格蘭農民都丟下了鐮刀與鋤頭,來投靠咱們工廠了。”

“好、好、好,”一個穿著講究,目露精光,嘴裏夾著雪茄煙的商人滿臉堆笑,“正巧新廠區缺人,讓他們去那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