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隻身赴北極的第一人——植村直己(10)(1 / 1)

4月12日植村直己犯了一個嚴重的過錯。早上出發後不久,他們遇到—條約有5米寬西北偏西的走向的裂隙,橫在他們前進的路上。植村直己把狗群和雪橇停住,自己順著冰縫的邊沿察看,終於找到一段比較狹窄的部位,他們可以從這裏越過。

在返回到狗群那裏去的路上,植村直己又停下來對著冰縫邊特別龐大的冰丘拍攝了幾張照片。等他回到裂縫的狹窄部位,沒想到那裏已經發生了變化——裂縫幾乎加寬了一倍!

我們必須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目標和事情上,當我們為自己設置太多的目標時,我們必須降低了自己的效率,甚至為此錯過了最佳的發展機會。

植村直己悔恨交加,想到:“自己真不該拍這些鬼照片。”現在,他要麼得等裂隙封口,這需要一兩天時間;要麼得繞到西邊去尋找可以通過的冰道。植村直己急不可耐地選擇了後者,開始向西前進。

等待機會不如積極行動,麵對不可逾越的困難,我們可以繞行。正是三十六計,走為上。

半小時後他們來到一個地段,這裏的裂隙約有5米寬,裏邊漂浮著許多厚冰塊。他們利用這些冰塊跨過了裂隙,卻發現前邊的裂縫更寬,至少在10米以上。

“如果老遇到這些冰縫,” 植村直己想,“我永遠也無法到達北極點啦。”

浮冰又為植村直己提供了解決困難的辦法。在這道裂隙的最窄處——大約有8米寬——水裏漂著幾塊浮冰。他忽然想到,可以從幾米遠處裂隙的邊沿砍下冰塊,把它們運過來加固這座“浮橋”。

我們有時可以借力度過困境,在困難的因素中往往蘊涵著化解困難的機會和因素,我們應學會用積極的心態去發現它們。

這又花去了兩小時的勞動,但最後浮橋終於準備就緒。在檢查冰塊時他意識到,狗群必須全力以赴地快速拉橇。即使雪橇頭部到達了裂隙的彼岸也不能鬆勁,因為還必須將它整個拖過“浮橋”的最後一塊浮冰。

於是,植村直己大喝一聲向狗群發出起動的口令,又從後邊推著雪橇越過一塊塊浮冰。當狗群將雪橇拖上最後一塊浮冰時,它們忽然停了下來。冰塊危險地偏斜起來,後邊的狗已經滑落到水裏。這時,植村直己朝前一跳,用鞭杆猛擊鬆弛的韁繩,一邊朝狗群大聲吆喝“快!快跑!”它們才使出最後的氣力往前一躍,雪橇總算吱吱嘎嘎地登上了結實的冰麵。最終它們才取得了成功,不過這的確是一次險勝!

在困難和危險的時候,我們必須全力、全速前進,一旦我們鬆懈下來,就可能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記得曾經有一次在北極圈裏,他趕著狗橇沿格淩蘭海岸前進。狗群忽然在霎那間栽進了冰窟,那次他也差點步了它們的後塵。這一次,如果落進冰窟,植村直己一定會在寒冷徹骨的冰水中凍死。

在浮冰傾斜的瞬間他想起了格陵蘭的那次事故,心裏更加懼怕寒冷的冰水。

危險的經曆不能使人增加勇氣,它相反會令人喪失信心。一旦有過可怕的經曆,恐懼就更容易襲上心頭,要鼓起勇氣來麵對危險,總是以嶄新的姿態來對待麵前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