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索雷爾經理就安排了一艘捕鯨船隨華斯雷船長到西海岸去接留在那裏的3名隊員。
他一出發,索雷爾經理就麵色沉重地對沙克爾頓說:
“您的支隊乘坐的極光號到羅斯海後被浮冰封鎖,險些沉沒,曆盡艱險才逃回新西蘭。現在,那些留在陸地上的隊員可能還沒有得救。”
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沙克爾頓頓時感到悲痛萬分。不過,目前首先需要救出象島上的隊員,然後才能去營救支隊隊員。
不幸的事件總是接二連三,沙克爾頓心中雖然悲痛,但他從不會因此而喪失理智。他知道自己應該先做什麼,後做什麼。
第二天,心急如焚的沙克爾頓借用停泊在碼頭上的英國捕鯨船“南空號”急忙奔赴象島營救那裏的21名隊員。到那裏以後,他們發現由於已進入冬季,象島周圍結冰難以靠近,如果硬行靠近,這個鐵船“南空號”隨時都會有危險,他們不得不重新返回。
要進入冰海,必須得用木船。沙克爾頓決定乘南空號去福克蘭島上的史坦雷港借木船。
由於史坦雷島有海底電纜同外部聯係。沙克爾頓一登陸就向英國皇帝打電報,報告自己失掉堅忍號和橫貫南極大陸的失敗的前後經過,深深地以表示歉意。
翌日,英皇電附如下:
“得知你已安全抵達福克蘭島,令人感到高興,我相信留在象島上的隊員不久就會得救。”
如果下屬在付出全力而失敗以後,完全沒有必要責備,這時候,他們最需要的是安慰。這是獲取人心的關鍵。
同時,駐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的英國公使得知此事後也來電說:“已借得烏拉圭政府的一艘拖網漁船派往史坦雷港。”
7月10日,英國公使借來的拖網漁船抵達史坦雷港。沙克爾頓立刻乘坐它奔赴象島。這一次,依然因為被流冰阻擋而不能靠近。不久,煤也燒完了,隻好又含淚返回史坦雷港。
正在沙克爾頓感到沮喪之際,一條英國郵船“奧利達號”進入史坦雷港。
沙克爾頓決定和華斯雷船長、隊員科林一同搭乘這條船到麥哲倫海峽上的奔塔亞利那港去借合適的營救船。
在奔塔亞利那港,沙克爾頓受到“英國——麥哲倫”協會的盛大歡迎。三天內就捐款1500磅,借到了“厄爾喬號”。厄爾喬號是45年前製造的四桅的縱帆船,而且備有補充機組,結構十分堅實。
“好極了,這次終於可以救出他們了。”沙克爾頓感到萬分高興。
7月12日,沙克爾頓一行不顧風暴的猛烈襲擊,毅然駛出史坦雷港,奔赴象島。當駛到離島150公裏處時又被流冰擋住,根本無法繼續前進。他們努力想尋找流冰縫隙靠近象島,結果在流冰周圍尋找了—個月,也找不到航道,無奈之下,隻好第三次灑淚返回史坦雷港。
一回到史坦雷港,也就是在8月15日,他又接到了英國政府打來的電報:
“已派斯科特上校用過的探險船第斯加巴利號出發營救隊員。預計9月中旬抵達史坦雷港。”
然而,著急的沙克爾頓已經等不及第斯加巴利號的到達,又借厄爾喬號於8月25日去營救。
這次是他們的第四次營救,結果很幸運,流冰居然敞開了,利用這個機會,船全速衝向象島。
1916年的8月30日上午11時40分,華斯雷船長大聲歡叫起來,“大家快看,已經看到他們的宿營地了。” 沙克爾頓通過望遠鏡,果然看到雪地上有兩座用小艇翻過來做的帳篷。
象島上,這一天的黎明來得晴朗而寒冷。自“凱爾德”號出發後已過去了將近5個月,懷爾德已開始私下準備另一個救援行動。
食物儲備已經告急。其中一人嚴重凍傷的腳已經被探險隊中的兩名外科醫生做了手術處理,但出現了骨頭感染,狀況很糟。自從來到了象島,他一直一聲不吭地躺在濕透了的睡袋裏。
午後1時,懷爾德正在準備一道濃湯,這是用潮水窪中撿來的帽貝燉的湯。突然,探險隊中的畫家喬治·馬斯頓,在兩艘小船搭成的避護所裏興奮地探出頭來,“懷爾德,有一條船。”他說著,“點一堆火好嗎?”懷爾德還沒來得及作出反應,所有的人就翻滾到了一塊,他們手握盛著濃湯的缸子,一起湧向避護所的帆布門洞,結果把門洞擠碎了。
在外麵,那條神秘的船越駛越近,當它升起智利商船旗時,大夥一時都糊塗了。離岸不到500英尺時,它放下一條小船,也就在這時,大夥認出了沙克爾頓強健魁梧的身影,接著是科林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