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真正的朋友出現在危難之時(1 / 1)

人大多在關鍵時刻才能體會出誰才是關心自己的好人,所謂“疾風知勁草,日久見人心”是古已有之的事情。

東漢南陽郡宛(今河南南陽)人趙喜,曾在赤眉軍圍困下,情況非常不樂觀。他爬上屋頂逃走,與好朋友韓仲伯等數十人,帶著一群孩童及老人,翻山越嶺,直至逃出武關(在今陝西商縣東)。由於妻子年輕漂亮,韓仲伯生怕其牽累自己,就想將妻子拋棄在路上。盡管趙喜對他極力勸誡,但韓仲伯最終還是遺棄妻子,自己逃亡去了。為了遮蓋仲伯妻子的美貌,趙喜就用泥土塗抹在她臉上,並讓她坐在小車上,自己推著她走。每當途中遭遇強盜,或有人想欺侮她,趙喜就說這女人患了重病,得以幸免於難。趙喜領著眾婦女弱小到達丹水縣時,見更始帝的親屬都衣不蔽體,滿身泥汙,饑餓勞累得無法再前進了。悲感交集的趙喜不但將他們安送到鄉裏,還將自己全部的衣帛口糧都留給了他們。

光武帝於建武二十六年,召開內戚宴會,趙喜的篤義多恩被許多夫人所稱讚。她們對皇上說道:“當年遭赤眉之禍遠逃長安,多虧趙喜救助才得以存活下來。”光武帝非常稱讚趙喜講義氣。後來,光武帝征召趙喜進京為太仆。光武帝誇讚趙喜說:“你不僅被英雄所推保,連婦女也懷念你的恩德呢。”於是,趙喜靠著自己的才德得到了許多賞賜。

假使你有救人於危難之時的德行,那麼你就會受到別人甚至是對手的尊敬。

晉代荀巨伯,在朋友臥病在床時,前去探望,這時剛好遇到敵軍攻破城池,大肆燒殺搶掠,百姓慌忙攜妻帶子,四處逃離。朋友勸荀巨伯:“我患病太重,走不動,也活不了多久,你趕快自行保命吧!”

但荀巨伯卻斷然拒絕道:“你把我看成什麼人了,我就是為了來看你才專程遠道過來的。現在,正趕上在你生病時敵軍進城,我怎麼可以把你一個人留在這裏呢?”說完便自顧自地為朋友煎藥去了。

麵對著朋友的苦求,荀巨伯卻一邊端藥倒水一邊安慰說:“你不用擔心我,安心養病就行了,就算天塌下來還有我在這頂著呢!”

緊接著,門伴隨著“砰”的一響被踢開了,凶神惡煞的幾個士兵衝了進來,衝著他喝道:“你是什麼人?全城人都跑光了,你竟有膽子安然於此?”

荀巨伯指著臥病在床的友人說:“我不能離開我病重的友人獨自活命。”並大義凜然地說:“有事找我好了,請你們別驚嚇了我的朋友。就算要我替朋友而死,我也毫無怨言!”

士兵被荀巨伯的言語震驚了,也被他無畏的態度深深地感動了,說:“沒想到這裏的人有如此高尚的品行,怎麼能夠傷害他們呢?走吧!”於是,敵軍因有感於他的品質而離開了。

緊急關頭,荀巨伯沒有離友人而去。而正是他患難見真情的誠心感動了敵人,挽救了友人,也挽救了自己的性命。

三國時期,駱統的父親被袁術所害,母親改嫁給了華歆。八歲那年,母親為他送行。拜辭母親之後,駱統就頭也不回地走了。母親傷心欲絕。車夫對駱統說:“老夫人還在那裏傷心流淚呢,你是不是去安慰一下?”駱統說:“我就是為了不增加母親的悲傷和想念才不回頭勸慰的。”駱統性格仁慈,樂善好施,非常孝順母親。有一年鬧災荒,糧食歉收,鄉鄰及遠方的親友們缺吃少穿,非常艱難困苦。駱統由於家中沒有那麼多的糧食,無法救濟他們而終日憂傷,不思飲食。他的姐姐慈愛有德行,由於丈夫剛逝世,暫時回娘家居住。看見弟弟整天滿臉愁色,飯量日減,便追問因為何事煩憂。駱統說:“鄉鄰親友們都沒有東西吃,我又怎麼忍心獨自吃飯呢?”姐姐說:“原來如此,你為什麼非要把自己折磨到這等地步卻不告訴我呢?”於是便把自己家中的糧食拿過來送給駱統,母親知道了這事,對姐弟倆的義行很是稱讚。駱統把糧食統統分發給鄉鄰,幫助他們度荒自救。鄉鄰們對駱統的義舉也很是感激,打那之後,駱統的良好品質就廣為人傳頌。

失利受挫或麵臨困境是人生常有之事,這時,源自於他人的一點點小恩惠都有可能會改變那些原本無助的人一生的命運,能夠讓他們記憶一輩子。

“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境界很少有人能做到,但是不時地去關心一下別人的需求,時刻關懷朋友,幫助他們擺脫困境,是我們能夠力所能及的。當朋友身患重病時,你應該多去看望。當朋友遇到挫折而難過時,你應該給予支持:“這次失敗了沒關係,下次再來。”當朋友愁眉苦臉時,你應該關切地詢問他們。點滴的希望往往會隨著這些適時的安慰而產生,溫暖他們的心靈。

對於自己的苦處,人們總能敏感地感覺到,卻非常容易忽視別人的痛處。沒有切身之苦、切膚之痛的人,他們不知道別人的需求,更不會花心思去了解;有的明明知情也假裝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