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挖潛引進 擴張 調整 提升把工業富市戰略落到實處(3)(3 / 3)

(二)加快市場化進程,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實施工業富市戰略,必須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實質是推進市場化進程,健全和完善市場經濟體製,發揮市場對資源的基礎配置功能。一是要樹立抓環境就是抓發展的觀念。隨著以市場為取向的經濟體製的改革和深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越來越大,生產要素在更大的範圍內流動。按梯度推進理論,隨著經濟的發展,生產要素必然由高梯度向低梯度推進,來獲取比較利潤。良好的環境就是吸納生產要素的關鍵所在,抓好環境就是抓發展。二是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政府要從微觀經濟領域退出來,讓企業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簡政放權,減少審批內容、減化審批事項,搞好宏觀調控和社會公共服務。三是營造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進一步規範市場主體行為,交易行為,監管行為,治理“三亂”。四是營造良好的法製環境,解決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司法不公的問題。五是要提升社會化服務水平,大力興辦各類中介服務機構,走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務企業的路子,不斷完善市場功能。六是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加快社會信用、維護社會穩定,營造和諧寬鬆、幹事創業的環境。七是要抓好各項優惠政策的落實。八是加大園區和小城鎮建設力度,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三)進一步理順管理體製。雖然2006年市委、市政府把中小企業、鄉鎮企業和非公有製經濟管理體製進行了整合,實行了“三位一體”的管理體製。但就目前情況看,仍然存在多頭管理、職能重疊、責權不明的問題,既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又使管理服務不暢。天祝縣的28戶規模以上企業中,經委管理24戶,中小企業局管理4戶;古浪縣確定鑫淼公司和水泥公司由縣經委管理,其他企業由縣中小企業局管理。這樣形成的直接後果是,不僅對企業的服務不到位,而且給統計工作造成很大的難度,並且漏洞百出。因此理順管理體製非常必要。參考全國發達地區和我省其他市的做法,實行中小企業局、鄉鎮企業局、經濟委員會、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四位一體的管理體製,有利於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服務效率,推動全市工業的大發展。

(四)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營造工業發展的良好環境。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彌補市場配置功能的失靈,盤活生產要素,加快工業發展。計劃、財政、土地、建設、物價等部門要發揮總體協調的職能,製定支持工業發展的具體政策和措施,優化生產要素配置,認真搞好指導協調工作。中小企業、人事、科技、金融等部門要加快建立企業服務體係,為企業提供信息谘詢、市場開拓、籌資融資、貸款擔保、技術支持、人才培訓等服務。工商、稅務、質監等部門要加強市場監管,整頓市場經濟秩序,打擊假冒偽劣,保證公平競爭。紀檢、政法等部門要嚴厲打擊各類經濟和刑事犯罪,加大治理“三亂”工作力度,依法保障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

(五)加快企業家隊伍建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家是發展區域經濟的關鍵,是組合各種生產要素的靈魂,是加快經濟發展的開路先鋒。我市工業經濟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受製於缺少一支精明能幹、縱橫馳騁的企業家隊伍。要建立企業家隊伍,一是要建立責權利“三位一體”的激勵機製,對有突出貢獻的企業家,要在政治上給地位、經濟上給重薪,通過實行年薪製、配股製、設立功勳企業獎、貢獻獎等,解除企業家的後顧之憂。二是要營造有利於企業家健康成長的環境。要形成理解企業家、關心企業家、支持企業家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三是經濟要上去,幹部要下去。要發揮幹部政策水平高、綜合素質好、人際關係廣、思路活、組織能力強等方麵的優勢,加大對企業的幫扶力度,以行政的、市場的方式優化對資源的配置。(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