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著力把草畜產業培育成支柱產業(2)(3 / 3)

2.畜產品市場信息體係建設的重點。加強專業批發市場建設、畜產品及相關生產資料的信息網絡建設,通過建立信息網絡體係,及時把市內市外草畜業發展和市場信息搜集整理起來,並及時向生產、經營者提供信息服務,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3.草畜業產品質量標準體係建設重點。一要加強行業標準化建設,逐步完善和修訂各種畜產品質量衛生標準。二要加強草畜業生產資料的標準化體係建設。三要完善畜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重點建設和完善畜產品質量、飼料安全、獸藥質量、畜牧獸醫機械、畜禽飼養環境等方麵的技術檢測和監督管理,使武威畜牧產品生產的技術水平、產品質量標準以及相應的政策法規等方麵盡快與國際接軌。一是強化動物疫病防製。全麵推行動物防疫“雙軌”承包,層層建立工作責任製,明確工作職責,實行目標管理,定指標、定任務,加強督查,定期考核。加強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和無規定疫病區建設,加強動物及動物產品的產地、運輸、屠宰檢疫,增強動物疫病的預防、控製能力,提高全市動物防疫的整體水平。確保豬、雞兩瘟免疫率分別達到95%和90%,牲畜w苗免疫率達到100%,耳標率達到100%,產地、運輸屠宰檢疫率均達到100%。二是實施獸藥殘留監控計劃和飼料安全工程。加大查處製售假冒偽劣獸藥產品的力度,規範獸藥生產、使用,降低獸藥殘留和有毒有害物質。嚴格執行企業登記、標簽備案、加藥配方審查等各項管理製度,製訂完善的飼料安全標準和檢測標準,建立飼料安全保障體係。依法開展飼料、獸藥質量檢測和監管,堅決查處在飼養和生產過程中使用違禁藥品和濫製亂用飼料添加劑的行為,確保人民食肉安全。三是全麵加強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對大宗畜產品和特色畜產品逐個製訂生產技術規程,實行標準化生產。建立健全畜產品質量檢測監管體係,實施對畜產品生產、運輸、流通、消費全過程的質量監控,積極推行市場準入和產品認證製度,規範和嚴格畜產品的質量監管。至2005年全市基本實現無公害規範生產,畜產品的質量安全狀況基本滿足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占有份額。

(五)積極培育和開拓市場,加快專業化市場建設步伐,進一步搞活畜產品流通。市場配置資源和驅動生產的作用,對草畜業的發展起著極強的引導、帶動作用。因此,畜產品專業流通市場的建設對草畜業的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武威草畜業在有基礎、有優勢的條件下,為什麼沒有做大做強,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與沒有建設好畜產品流通市場有著直接關係。要根據現有的草畜業市場基礎和區域特色,因勢利導,趨利避害,積極支持,進一步加快新興畜牧產品專業大市場的建設步伐,製定優惠政策,多渠道籌集資金,繼續建設多種形式的規範的初級市場,重點發展產地批發市場和專業市場,培育和發展城鄉集市貿易。鼓勵采取產銷直掛、連鎖經營及網上交易等方式,拓寬畜產品流通渠道。健全和完善市場規則,規範企業行為,加強信息網絡建設,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整頓和規範現有不規範的農貿市場,大力發展草畜業合作經濟組織和中介組織。鼓勵草畜業生產、加工、流通實體組建合作經濟組織,積極引導培育農牧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鼓勵發展專業養殖協會、研究會,發展民營運銷組織和經紀人隊伍等中介組織,發揮他們在開拓市場、搞活流通中的作用,支持他們跨地區、跨國界積極開展營銷活動。

(六)加強政府支持,營造草畜業發展的良好環境。草畜業發展涉及麵廣,製約因素多,事關武威農業、農村經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各級政府要增加財政畜牧業專項資金,並隨財政收入的增長逐年增加。計劃、財政、扶貧等有關部門要把草畜業發展列入專項計劃,增加項目資金投人。金融部門要放寬養殖業貸款擔保條件,積極推行“小額信貸”和“以畜抵押”貸款,支持農民建立“豬銀行”、“牛銀行”、“羊銀行”,並盡可能在貸款期限和利率上給予優惠,尤其要加大對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信貸扶持。稅務部門要製定稅收減讓政策,並把從養殖業征得的地方稅收按一定比例返還於生產。土地部門要將發展養殖業的種草用地、圈舍用地和畜產品加工用地納入地方土地優惠使用範圍,在征用上給予優惠,並積極穩妥地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為草畜業專業化、規模化生產創造條件。同時,要大力招商引資,廣泛吸納民間資本和外資投向草畜業開發,形成多元化的投資格局,全麵加快武威草畜業的發展。

(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