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隨後的幾天裏,韓國針對進口美國牛肉的遊行愈演愈烈。反對進口美國牛肉的人開始用民族主義來爭取民意,於是,像“吃韓國牛肉是愛國,吃美國牛肉是賣國賊”這樣的話就出來了。很多學生穿著印有“反對美國”字樣的衣服上街,並且把2002年時駐韓美軍戰車軋死兩名女中學生的事情也翻出來了,以此證明美國從來就不是什麼好東西。
最後參加這次遊行的人數高達100萬。而為了表達愛韓國,愛韓國牛的思想,有些韓國人就開始玩火了,在街頭自焚。其中一人還因為自焚而死亡,最終釀成一場由牛肉引發的血案。
在全球化和韓國民族主義的夾擊之下,韓國政府也沒有辦法。韓國總統李明博上台不到三個月,民意支持率直線下降,民眾更是喊出要李明博下台的口號。李明博任命的第一個總理韓升洙被迫提出內閣總辭。而當時,韓國一些地方正在舉行議員補選,總共有8個議員位置空缺,受此次事件的影響,李明博所在的大國家黨的8個候選人隻有一個被選上。
所以無論是美國政府還是美國企業,你再怎麼強大,要是碰到像韓國農場主這樣的,估計也就直接崩潰了。
如果說韓國農場主的做法是個大規模事件,那麼小規模事件則幾乎天天在我們身邊發生。2009年,麥當勞打算把快餐店開到法國盧浮宮去。消息一傳出,引起法國人的強烈反對。盧浮宮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館,藏品中有被譽為世界三寶的《維納斯》雕像、《蒙娜麗莎》油畫和《勝利女神》石雕。法國人把盧浮宮視為自己的文化聖地。現在沒文化的美國這個暴發戶要去盧浮宮開快餐店,賣的還是漢堡、薯條、可樂等垃圾食品,法國人無法容忍。有法國網民評論道“實在難以想象炸薯條的味道飄過蒙娜麗莎的鼻子”。甚至有人擔心,法國的小孩去盧浮宮是接受文化熏陶的,但是熏陶完出來吃一頓麥當勞,再打兩個飽嗝,就把熏陶到的文化都打沒了,所以絕不允許這樣的快餐店開到盧浮宮去。
無獨有偶,星巴克把咖啡店開到中國的故宮也引起了爭議。星巴克在2000年的時候就把咖啡店開到了故宮,民間一直頗有微詞。2007年初,央視主播芮成鋼在自己的博客裏向星巴克開炮,認為故宮裏的星巴克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糟蹋,並以個人名義向星巴克總裁發出抗議書,要求星巴克從故宮裏搬出去。這個事情在當時也激起了大量的討論,成為媒體所關注的焦點問題。
現在到了穀歌退出中國市場這件事情上,除了經營上的討論之外,民族主義的口水也自然爆發出來。在穀歌退出中國的新聞出現之後,在互聯網上引起了大量的討論,如認為穀歌挑戰中國互聯網審核製度,這是把自己的意識形態強加於中國的現實之上,太抬高自己了;有人覺得穀歌愛走不走,反正中國有百度,用百度才是愛國。諸如此類的評論在平時可能隻是網絡上的口水仗,但是一旦彙集起來,那就會形成強大的衝擊波,這也是穀歌等跨國企業需要好好對付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