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總會有人不爽(2 / 2)

盡管如此,報社依然沒有過上好日子。一些報社雖然不必聘用廣告銷售人員,但是省下來的錢卻變相地流入了穀歌的腰包。同時報紙又有發行量、發行區域的限製,供廣告客戶選擇的餘地沒有網絡大。而最主要的原因是看報的人越來越少,這個趨勢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

對於穀歌而言,雖然有800多家報社加入,但是與AdSense的小網站數量相比,九牛一毛。如果再套用一下長尾理論,這800多家報社加在一起也就是兔子尾巴——長不了。

到頭來,穀歌的“報紙廣告”項目未能扭轉報業的乾坤,在經營了2年多之後,於2009年年初關門歇業了。

電視雖然沒有報紙那麼命苦,但是也時刻關注著穀歌的一舉一動。特別是穀歌在2006年以16.5億美元的天價收購了視頻網站Youtube之後,電視業不禁都打了一個冷戰:穀歌這匹狼真的來了。

Youtube是美國也是全球最大的視頻網站,目前在美國有1億多用戶。2007年,也就是穀歌在收購Youtube之後的第二年,就開始在Youtube的所有視頻中嵌入廣告賺錢了。

對於電視而言,他們對Youtube是“又愛又恨”。“恨”很好理解,因為Youtube搶走了電視觀眾。“愛”是因為Youtube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電視觀眾的流失。對於觀眾們不在電視機前看電視,而去電腦前上網的事實,電視台也不能把人強行抓過來,但是視頻網站的出現讓觀眾們在電腦裏也能看電視,這讓電視台多多少少有點欣慰。Youtube是最大的視頻網站,電視台自然也不會錯過。所以像CBS、ABC、CNN等美國主流電視台都在Youtube中開辟了自己的頻道,上傳節目視頻。

與此同時,電視台手中還有一張王牌——版權。中國人所熟悉的媒體航母維亞康姆集團曾經因為Youtube的視頻侵犯了他們的版權,而把穀歌告上法庭,並且獅子大開口,要求賠償10億美元。因此Youtube不得不采取謹慎措施,不能讓用戶隨心所欲地上傳電視節目,否則電視台揪住你的小辮子不往死裏整才怪。

所以Youtube和中國國內的土豆網、優酷網等有一個很大的不同。中國用戶上土豆網、優酷網,主要是看電視和電影,雖然目前市場對於土豆網和優酷網的版權也有很大的質疑,但是在中國市場大環境的前提下,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尤其像台灣的一些綜藝節目,隻有通過這麼一個途徑讓大陸的觀眾看到。因此,電視台還是願意讓人家把自己的節目上傳到這些網站上,抓住觀眾比什麼都重要,版權問題暫時管不了那麼多了。而美國對版權管理要嚴格得多,除了CBS、ABC、CNN等電視台授權的電視節目視頻之外,美國用戶在Youtube上看到的還是以八卦和惡搞的原創視頻為主。

除此之外,很多電視台都開辟了自己的視頻網站,比如Hulu.com就專門播放美國主要電視台的電視節目——當然是合法有版權的。中國人所熟悉的《絕望的主婦》之類的美國電視劇或者《美國偶像》之類的綜藝節目,在電視台首播之後,最早會在這裏被上傳到網上。美國對於版權的保護措施十分嚴格,所以觀眾無法在其他地方看到盜版的,也都會跑到這裏來看。因此,盡管Hulu.com播一集完整電視劇要插播好幾次廣告,但還是深得觀眾們的喜愛。而Hulu的背後就是美國的幾大電視台。也正是因為如此,Youtube在美國隻占到了視頻網站市場的一半份額,而不是壓倒性的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