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穀歌有時候更能演繹一些傳奇故事。
自從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之後,全世界有大量的媒體記者湧向伊拉克,其中包括一個叫約翰·馬丁克斯(John Martinkus)的澳大利亞記者。隻是這位老兄很不幸,去了伊拉克沒多久就被伊拉克武裝分子抓住了。這些武裝分子認為約翰是美國人,跟美國大兵是一夥的,所以打算把他斃了。約翰趕忙說,誤會誤會,我是澳大利亞人,不是美國人。但是口說無憑啊,更何況澳大利亞人跟美國人一樣都是黃頭發、高鼻梁、說英語,伊拉克的武裝分子不信,認為約翰為了活命故意冒充澳大利亞人。
就在這個緊急關頭,穀歌跟救世主一樣出現在約翰的腦海裏。約翰跟武裝分子說,我告訴你名字,你去穀歌搜,我真不是美國人。伊拉克的武裝分子覺得有理,就在穀歌上一搜,還真搜出這位老兄是澳大利亞某媒體的記者,於是就把他放了。約翰撿回了一條命。
穀歌可以救人命,同樣也能“要人命”。
周久耕,南京市江寧區房產局原局長。2008年年底,周局長在一次會議中發言說要“處罰開發商低價虧本賣房子”。此言一出,已經對高房價忍無可忍的群眾憤怒了,並且懷疑他跟開發商是不是有什麼勾當。接下來,憤怒的群眾開始用穀歌等搜索引擎對周局長的蛛絲馬跡進行搜索,結果搜出來周局長參加南京國土局會議的一張官方照片。在這張照片中,網民們發現周局長腕子上戴著的是一隻價值10萬元的“江詩丹頓”手表,桌上擺的煙是1500元一條的“南京九五至尊”,是南京市場上最貴的香煙。人們就開始質疑,以周局長的收入水平,怎麼能夠戴那麼貴的名表,抽那麼貴的名煙?
麵對網絡上強大的質疑聲,江寧區委開始調查周久耕問題。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周局長被查出受賄100多萬,最終於2009年10月被判處11年有期徒刑。周局長最後說,我誰也不怪,隻能怪人肉搜索太強了。
當然,周久耕事件隻是一個個別案例,而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有了穀歌,我們的生活確實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隻要用心,穀歌能夠讓每一個人擁有更多的知識,不必事事都依靠專家意見,而知識又能促進社會的進步,所以現在中國也好,美國也好,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在大力推廣電腦和網絡的普及。如果在這一點上落後了,這個國家公民的知識水平也就落後了。
有了這層理解,穀歌一出現就能風靡全球就一點也不奇怪了。穀歌受到大量用戶的喜愛,尤其是年輕用戶,最主要的一條是穀歌滿足了很多人求知的欲望。很多用戶喜歡穀歌,不僅僅是因為這是一家公司,有一個好的產品,而是因為穀歌能夠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他不壟斷知識和信息,願意和我們每一個人平等分享一切。用戶對穀歌的喜愛裏麵還帶有幾分對知識的尊重。
而這也成就了穀歌的企業文化。如果說高盛銀行給人的感覺是一個穿著西裝、梳著小分頭的商人,微軟給人的感覺是一個嚴謹不苟言笑的工程師,那麼穀歌給我們感覺就是高中時坐在我們邊上的那個每次考試得第一的同學,你一旦有個題目做不出來,可以馬上去問他,而他總能很快告訴你答案。
到了現在,幾乎全世界所有網民都是穀歌的用戶。而人們對於穀歌搜索引擎的那份好感又不斷地延伸到穀歌的其他產品上去。因此,每當穀歌說他要推出新產品時,很多用戶都開始迫不及待地關注和討論起來,新產品一旦推出,都願意在第一時間試用。盡管穀歌從來不做廣告,但是穀歌的每一個產品依舊能夠擁有大量的用戶。
同時,互聯網和搜索引擎迅速得以普及的另一個大背景則是全球化。
冷戰結束以後,大部分的國家都認識到光靠打仗不能解決問題,隻有互相了解、和平相處才是真正的出路,於是全球化才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把我們卷入其中。在今天,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去認識、感受另外半個地球的生活,這種包括語言、文化、經濟等各方麵的交流激發了每一個人的好奇心和窺探欲。比如我們在關注世界杯、歐洲杯,在關注美國的NBA比賽,我們有自己喜歡的球隊和球員,作為粉絲我們有興趣了解自己喜歡的球員的身高、體重,甚至吃喝拉撒等細節,那麼這些信息從哪裏來?很大一部分就是通過穀歌搜索獲得的。互聯網和搜索引擎就能以最直接、最快速的方式滿足我們這種精神上的需求。
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之下,互聯網和搜索引擎才會爆炸式地發展起來,才會成就穀歌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