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成功決策(15)(1 / 2)

總是喜歡吃一種固定口味的飯菜。你總是吃一種風味的飯菜,而不願品嚐新的風味,如果外出上餐館,你可能習慣於某一固定的老地方,你總是吃自己常吃的東西。

總是穿相同式樣和顏色的衣服,從不試試新的式樣,也不穿些其他不同的衣服。你聲稱自己“穿著保守”,因此不願改變自己的服裝式樣。

每天翻閱相同的幾份報紙雜誌,從不接受任何不同觀點。研究人員進行了這樣一種心理試驗,他們請一個政治立場眾所周知的人閱讀一份報紙的社論。社論開頭的觀點與他的觀點完全一樣,讀到一半時,社論的觀點突然改變,通過暗藏的攝影機,研究人員發現這位讀者的眼睛突然轉向該版報紙的另一部分。這個思想僵化的讀者甚至不願意考慮一個不同的觀點。

總喜歡看同一類電影或電視片。

習慣了某一居住地之後就很難作出改變,你害怕搬遷到新的地方,因為那裏的人、氣候、語言、風俗習慣等會有所不同。

對居住環境過於講究,如果換上一個新的環境,如出差,你就會難以入睡。

拒絕聽取不同意見,不認真考慮其他人的觀點,一聽到不同意見就馬上認為人家要麼神經不正常,要麼就是無知。這便是拒絕交流信息,避免與不同或未知的東西打交道。

害怕嚐試一項新的活動,因為你怕自己幹不好。你的嘴邊總是掛著這麼一句話:“我不會幹這個,我就在旁邊看看吧。”

強迫自己在學習或工作中取得成功。在你的眼裏,分數至高無上。你認為上司和同事對你的工作評語比自己從事工作的樂趣更為重要;因此為了追求成功,你不去嚐試新的未知事物;研究問題時,總是停留在自己所熟悉的領域,因為“這樣我會幹得得心應手”,隻想進行某種你知道將會成功的工作,而不願冒失敗的風險參加一種新的競爭。

避免接觸任何你認為異常的人,你不去試圖了解這些人,不去和他們交談,而僅僅在一旁談論他們,給他們貼上一些貶義的標簽,這樣讓自己免受因接觸陌生事物帶來的恐懼(如“這種人太自私,我沒必要理他”,“他個性不好,跟這種人打交道沒意思”等)。

即使你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也仍然死守,以此混日子。你並不是必須幹它,而是由於害怕換一個新的工作會帶來各種難以預測的未知因素。

勉強維持並不美滿的婚姻,因為你害怕那種陌生的獨身生活;你已經不記得結婚前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因而也不知道離婚之後自己的生活將會怎麼樣。盡管你所熟悉的婚姻生活並不令人滿意,但這總比獨身生活保險得多。

無論是度假,還是購物,你都喜歡去同一地方,因為一切都是熟悉的。

不管做什麼事情,你總是以成敗來權衡得失,而不是以樂趣來衡量,你僅僅去做那些你可能幹好的事情,而不去做那些你可能失敗或做不好的事情。

想方設法獲得一些能提高自己社會地位的東西,如重要頭銜、高級汽車、名牌商品或其他東西,其實你也許根本不喜歡這些東西。

當出現更好的選擇機會時,你不能改變原有計劃。如果你離開預先訂好的計劃,就會在生活中迷失方向、不知所措。

時間觀念刻板,讓鍾表主宰自己的生活,嚴格按照時間表生活,而不去嚐試生活中大量新的未知事物;無論何時何地,甚至在床上睡覺都戴著手表,並且受著手表的控製;按時睡覺、吃飯,而不論你是否疲勞、是否饑餓或是否有願望。

總是躲在同一群朋友中間,從來不去接觸不熟悉的其他人;總是與同一群人來往,時時置身於這一小圈子之中。

當你和愛人或朋友一同參加晚會時,從頭至尾都和他(她)待在一起,並不是因為你願意這樣做,而是因為你覺得這樣做保險。

見到陌生人便畏縮不前,因為你害怕同他們談到陌生的話題,總以為陌生人肯定要比自己更強、更聰明、更有本事或更善談吐,並且以此作為回避新經曆的理由。

無論幹什麼事,隻要失敗了,就拚命詛咒自己。

我們還可以舉出許多其他類似的例子。你或許可以自己列一個單子,看看由於這種懼怕未知的心理而引起的不健康行為到底有多少。然而,花費時間列舉這方麵的例子有什麼意義呢?你應該對自己提出質疑:為什麼一定要平平庸庸、渾渾噩噩地過一輩子?

為何恐懼未知

你為何要固守這些“懼怕未知”的行為,而不到那奇妙的未知世界去漫遊呢?也許你認為那樣確實能給你帶來很多“好處”,這些“好處”是你固守這些行為的強大心理支撐力,例如:

由於你一直墨守成規,生活單調,你就永遠不必獨立思考。既然你已經有一個計劃,那麼遇事隻要看看計劃就行了,而不必動腦筋思考。

回避未知也有“好處”。你是如此懼怕未知,那麼你隻要固守熟悉的事物,就不必擔驚受怕,盡管這樣會大大有礙於你的個人發展與成就。跟在大家的後麵走路總是保險的。你可以想想哥倫布,當時,別人都告訴他,他的航海探險將徹底失敗,然而最後他成功了。墨守成規總比冒險探索來得容易。畢竟,未知是一種挑戰,未知隱藏著某些風險,挑戰與風險總會構成某種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