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市場策劃與銷售計劃(4)(2 / 3)

迎頭定位策略是指企業選擇靠近於現有競爭者或與現有競爭者重合的市場位置,爭奪同樣的消費者,彼此在產品、價格、分銷及促銷等各個方麵差別不大。迎頭定位策略就是與市場上最強的市場競爭對手 “對著幹”定位方式。采用這種定位方式時,必須對企業和競爭對手的實力做出客觀的分析與評價。這種定位方式雖然有較大的風險性,然而一旦成功就會取得較大的市場優勢。采用這種策略不一定要打垮對手,隻要能夠平分秋色就是很大的成功。例如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之間的長期爭鬥;日本豐田汽車進入美國、西歐市場,都是采用競爭性市場定位的成功範例。★

3.市場定位的方法

企業推出的每種產品,都需要選定其特色和形象。現有產品在其原有定位已經不再具有生命力時,亦需要重新作出定位決定,對產品的市場定位,可以應用多種方法,歸納起來講有以下五種。

(1)根據產品的特色定位

★這種定位可以強調與其他同類產品的某一特征。

如白加黑,感冒藥數以百計,但多數產品含有一直中樞神經係統作用的藥物成分,服用後精神萎靡不振、嗜睡,直接影響工作與學習。

再如中國閩東電機公司,以東南亞別墅用戶為目標市場,設計推出ST係列三相發電機。這種發電機電力負荷較大,符合當地用戶習慣與汽車發動機配套的特殊要求,表麵光潔度高,外表漆上玫瑰紅,翡翠綠、孔雀藍等鮮豔顏色,深受別墅用戶喜歡,公司以產品的這些特色廣為宣傳,在目標顧客中形成突出的形象,結果在香港市場獲得極高的占有率。★

(2)根據為顧客帶來的利益、解決問題的方式定位

★產品本身的屬性及由此獲得的利益、解決問題的方法及需求滿足的程度,能使顧客感受到它的定位。例如在汽車市場,德國的“大眾”享有“貨幣的坐標”之美譽,日本的“豐田”側重於“經濟可靠”,瑞典的“沃爾沃”講究“耐用”。

在有些情況下,新產品更應強調某一種屬性。如果這種屬性是競爭者無暇顧及的,這種策略就越容易見效。★

(3)根據產品的專門用途定位

★這是產品定位的好方法。為老產品找到一種新用途,也是為該產品創造新的市場定位的好方法。

如石膏,建築業作裝飾材料,日用化工企業做化妝品原料,食品行業作添加劑,醫療單位作治療骨折的夾板。再泛酸蓋(即維生素B5)——永樂幾十年的老藥,近年發現其有廣泛的藥理作用,可用於白內障、類風濕關節炎及某些皮膚病等許多中老年常見病的防治,所以臨床應用日漸增多。★

(4)按用戶種類定位

★即由產品使用者對產品的看法確定產品形象。如維生素C和含維生素C的產品已進入大眾的日常生活,人們已經不再將其看作藥品,而是作為營養品、添加劑,甚至作為保持好身材的助手,西方許多企業在奶製品、水果、蔬菜、糧食、化妝品、牙膏、點心和動物飼料中添加。

法國有一個製藥廠,生產一種具有鬆弛肌肉和解熱鎮痛效能的藥品。藥廠針對不同用戶作不同內容的宣傳。法國人飲酒過量者較多,便宣傳這種藥品可以幫助酒後恢複體力;英、美洲人最怕感冒,便說明此藥可以治療頭疼感冒;芬蘭滑雪運動盛行,便強調該藥品有助於消除疲勞;在意大利胃病較多,便又再三解釋藥品的止疼功能。因此,這種本來並不複雜的藥品在不同市場上獲得最適宜的形象,廣銷許多國家。★

(5)與競爭同類產品對比定位

★這是與競爭對手產品相比較後而進行的市場定位,有兩種方式:一是迎頭定位,即與競爭對手對著幹。如百事可樂的市場定位是對著可口可樂而言。二是避強定位,即避開競爭鋒芒,另辟溪徑,占領被競爭者忽略的某一市場空隙,突出宣傳本產品在某一方麵的特色。★

【案例】王老吉成功的“怕上火”市場定位

★涼茶是廣東、廣西地區的一種由中草藥熬製,具有清熱去濕等功效的“藥茶”。王老吉涼茶發明於清道光年間,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認為涼茶始祖,有“藥茶王”之稱。是眾多老字號中最為著名的涼茶。

2002年以前,紅色罐裝王老吉(以下簡稱“紅罐王老吉”)在廣東、浙南地區銷量穩定,盈利狀況良好,有比較固定的消費群,銷售業績連續幾年維持在1億多元。從表麵看,紅罐王老吉是一個活得很不錯的品牌。發展到這個規模後,加多寶的管理層發現,要把企業做大,要走向全國,就必須克服一連串的問題,甚至原本的一些優勢也成為困擾企業繼續成長的障礙。

而所有困擾中,最核心的問題是企業不得不麵臨一個現實難題——紅罐王老吉當“涼茶”賣,還是當“飲料”賣?

現實難題表現一:廣東、浙南消費者對紅罐王老吉認知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