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4章 我去,截胡了(1 / 2)

風陵渡是趙匡胤千裏送京娘的必經之路,自風陵渡過黃河,距離趙京娘的家鄉蒲州就已經不遠了。

根據各個版本的記載和傳說,趙匡胤千裏送京娘,一路行來,趙京娘早就已經對趙匡胤暗生情愫,在到達風陵渡即將於趙匡胤離別之際,趙京娘向趙匡胤表達了愛慕之情,趙匡胤雖然愛慕趙京娘,可是趙匡胤胸懷大誌,不肯被家室拖累,因此在風陵渡渡口酒肆牆壁上題下了《詠初日》,以此表明自己的誌向,借此婉拒趙京娘。

隨後的若幹個版本在這裏就產生了分歧,有說趙京娘心灰意冷,在遭到趙匡胤婉拒之後投黃河自盡的,也有說趙京娘返回家鄉之後投湖自盡的,還有說趙京娘返回家鄉之後削發為尼,後來趙匡胤取得江山之後,前來尋找趙京娘,可是此時的趙京娘已經塵緣盡了,婉拒趙匡胤納其為後,最終青燈古佛抑鬱而終的。

如此等等,眾說紛紜,而真正的史實到底是怎樣的卻無人得知,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在若幹個流傳的版本之中,風陵渡是趙京娘向趙匡胤表白的地方。

唐豆數次穿越確認了趙匡胤和趙京娘的行程之後,直接穿越到風陵渡等候趙匡胤和趙京娘的到來。

無論是現代古代,唐豆已經無數次橫渡過黃河,但是每一次在麵對黃河的時候,唐豆都會情不自禁的湧出萬千感受。

麵對黃河的年代不同,唐豆的感觸也有所不同。

而今,唐豆負手佇立在風陵渡一側陡峭的土崖上,眺望著眼前滾滾東逝的黃河,似乎跨越千年的時光也跟隨著這滔滔大河一般流逝而去,從古至今,一個個人影從腦海中隨著滾滾黃河飄過,從與黃河結下不解之緣的大禹,到秦始皇、曹操……古今英雄,一張張熟悉的麵孔在他的腦海中飄過。

唐豆正在感慨萬千,這時,土崖下官道上馬車中正在挑簾觀看車外景色的趙京娘突然歡喜的驚呼:“趙公子你快看,那土崖上站立的可是陸公子?”

騎馬伴隨馬車一側的趙匡胤手搭涼棚眺望土崖上佇立的身影,側頭望著手挑窗簾的趙京娘笑道:“正是陸公子。”

趙匡胤雙手攏成喇叭,衝著山崖上的唐豆大聲喊道:“陸公子、陸公子……”

唐豆回轉身,看到路上行來的一車一馬,微微一笑,緩步走下土崖,走到了趙匡胤和趙京娘乘坐的馬車之前,拱手抱拳道:“這麼巧,在這裏又遇到了趙兄弟和京娘姑娘。”

如今的趙匡胤不過隻有十七歲,跟唐豆的真實年齡比較起來,唐豆跟趙匡胤叫一聲趙兄弟也是恰如其分。

趙京娘早已從馬車中落地,此時衝著唐豆襝衽一禮:“京娘見過陸公子。”

唐豆嗬嗬笑著衝著趙京娘虛抬了一下手:“京娘免禮。”

趙匡胤衝著唐豆抱拳道:“陸兄真乃奇人也,我與京娘一路披星戴月馬不停蹄行來,卻沒想到陸兄竟然早到了風陵渡。”

唐豆嗬嗬一笑衝著趙匡胤說道:“趙兄弟,想必你們一路行來遇到不少簸折吧。”

根據雜史記載,趙匡胤千裏送京娘,這一路上驚險萬千,故事中的趙匡胤跟關雲長一般千裏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護送著京娘鬥過了無數盜賊才走到此處。

當然,這也有可能是後人為了美化宋太祖形象而故意添加上去的,此時雖然也是亂世,但是絕非像五胡亂華那般的混亂,政權依舊健在,縱有一些盜賊,也不會明目張膽到肆意妄為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