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奇門遁甲(2 / 2)

這書長寬半尺,約有三指厚度,內分三卷,先後為為五術、神通、奇門遁甲,五術又分為,稱山、醫、命、相、卜五部分。行兒遵照父親的指示,隻看五術中的稱山。這稱山中又包含氣、仙、符三篇,氣篇開章畫著幾幅圖,分別為,任脈、督脈、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太陽脾經、足陽名胃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少陰腎經,這九副人體氣穴圖,圖上標明各處穴位的名稱與位置,圖下的文字講解著各處氣穴的作用。除氣穴外,這章講了氣脈這一概念,配合著氣穴這九副圖相輔相成。

行兒的姑姑見他看得入迷,臉上露出笑意,卻又皺眉,不知道是喜是愁。她轉過身,凝神看著西方,陷入沉思。

南海小虞山,兩個人站在一處洞穴外。這兩人一老一少,老者約摸七十左右,穿著青色道袍,背後一把古劍。身旁少女,於老者同樣的裝束,隻是肩上蹲著一隻小猴子,那小猴正不住地看著周圍。

洞穴入口皆是碎石,幾道劍痕深深地打在洞壁,入石三尺。洞口的草木,皆被火燒光,露出光禿禿的山石。洞外皆如此,可想而知,這場打鬥十分激烈,竟然從深不見頭的洞穴內延伸至此。地上些許血跡,不見屍首,想必對方不讓人查出什麼,已打掃過現場。少女見此處場景,心中不免自責,對老者道:“師叔,我們還是來晚了。看樣子,這鬼母已經被放出來。”

老者背手站立,看著洞中,說道:“無須自責,此事突然。看這場景,這群人必是道法高強之人。你隨我進洞內尋找線索時,需小心,切不可大意。”

“是,”少女拱手答道,又對肩上的小猴說道,“山兒,姐姐帶你進洞,你須安靜,不可胡鬧。”那小猴聽見後,十分乖巧地點點頭。少女隨著老者,走進漆黑的洞中。

兩人打著火舌,仔細地觀察著洞內。每走幾步,便會有幾道劍痕刻在洞壁上,腳下滿是碎石。約摸走了一刻鍾,眼前出現一處湖水,這洞穴已是到了盡頭。一條石路通到小湖中心,湖中是一塊八角形的岩石,岩石有幾條斷開的鎖鏈,鎖鏈大約有一臂粗細,上麵密密麻麻刻著文字。除了中間八角形的岩石外,湖麵上八塊可以人腳大小的山地,內圈四處,外圈四處。內圈按東南西北排列,外圈按東北、西北、西南、東南方向排列。山地上立有石碑,隻是這八處石碑全被人破壞,隻剩下地基那一部分。

老者看後,臉色黯淡,對身後少女說道:“這陣法是幾十年前,上代掌門同吳帝所設,不想,今天竟被人所破。”

“吳帝?”少女聽到後,不禁問道,“難道是那位六道眾人皆奉為逍遙神的吳逍遙前輩?”

“正是吳前輩,”老者麵露尊敬之色,“當初掌門,正是得到吳帝幫助,才捉住鬼母這妖孽,之後他們便在此立陣,由本門弟子守在此處。這處地點隻有少數人知道,也是本門秘密之一。看來,門內出了奸細。”

少女的心思全然不在老者話上,心中暗想,爺爺竟會見過吳帝,要知道她當初入門正是出於崇拜吳帝的原因,這次回去必定纏住爺爺問些關於吳帝的事情。

“寧兒,不要走神,細心查找線索。”老者見她走神,好心提醒著。

少女正想回答,卻見湖底飄出一物,定睛一看,竟是一位身著道袍的中年男子,此人背後的道袍已裂開一道縫隙,幾處入骨的劍痕露出來。從昨晚起,他便躲在湖底,不敢出來,使用龜息法挺到現在。此時見湖麵出現人影,這兩個人穿著本門道服,以為得救。他正想抬起手,引起岸上人的注意。一道青光閃現,鐵劍從中年胸前破膛而入,他還沒說出半個字,就死在了湖內。這把劍洶湧著向少女胸膛刺來。老者在青光閃現時,已經有所反應,隻是距離遠,又要顧著少女,隻好眼睜睜看著門人被殺。他手成劍狀,凝氣一指,一道劍氣把衝向少女的鐵劍打到空中。黑影突然出現在空中,抓住那把劍,化為一道黑光向著洞外飛出。

“寧兒,隨我追去。”老人喝道,化為一道青光追出去。少女念著法咒,身體漂浮在半空,暗使內勁,隨師叔追了出去。

西方,商穀山,山頂有一處石亭。一名中年男子身穿一件白衣,披散著頭發,眉心處有一紅點。他神色平靜地站在石亭中,看著東方那漸進的金光,自語道:“吳哥,你終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