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強光手電的照射下,瑩白色的漢白玉小船搖身一變,朝著光線射來的一側船身居然變成了褐黃色,而船上的其他部位,同樣變得色彩斑斕,箬竹葉編織的米黃色船篷紋理細密,縱橫交錯,並不像其他果核微雕那樣,僅用條紋來代替,在鏡頭下看上去幾乎與古代的船篷沒有多大差別。
船艙和窗戶的顏色也不盡相同,朱紅色的小窗,明黃色的艙板相映成趣,八扇小窗上的窗欞,細的簡直能跟頭發絲相媲美,采用透雕和縷空雕等相當複雜的手法,組成了古代建築門窗上頗具代表性的菱花紋,而不是果核微雕上那種最為簡單的井字紋,關上窗戶,兩幅發光的對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即使字體僅比芝麻大上一些,卻足以讓人用肉眼看得清清楚楚。
“轟……!”
就在所有人為這兩行會發光的對聯驚歎時,路之遙手中的強光手電一轉,原本對聯上的字跡居然變成了“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鳴穀應,風起水湧。”,讓場內許多人忍不住驚呼一聲站了起來,難以置信的看著屏幕,但路之遙並沒有給他們細細觀賞的機會,又將光線集中在了船頭的三個人身上。
船頭上的蘇東坡、黃庭堅和佛印,更是顯得栩栩如生,凡是露出肌膚的位置,都變成了與常人無異的小麥色,眉毛、胡須和眼睛,也跟常人無異,尤其是三人的眼睛,居然還能看到熒光閃動,就像是具有生命一樣。
衣服的顏色也不盡相同,蘇東坡一襲青衣,腰間一條玉帶熠熠發光,黃庭堅則是藍布長衫,佛印卻是棕黃色的僧袍,手上的念珠清晰可見,兩名撐船的船夫,衣服則是土灰色,讓人忍不住懷疑,這幾個人會不會動起來。
蘇東坡和黃庭堅共同拿著的畫卷上,似乎也有光芒閃爍的圖案和字跡,即使攝像師將調整鏡頭倍率,也隻能看出個大概,無法分辨圖畫和字跡的內容,畢竟安文華借來的高清攝像機,分辨率還是低了一些,隻有專用攝像機,才能將這些肉眼根本就看不清楚的圖畫和文字顯示出來。
船尾上的火爐和水壺同樣非常奇妙,水壺下麵的火爐中,看上去居然像是有火苗在閃動,而火爐上的水壺上方,更是朦朦朧朧,似乎正在冒出蒸汽一般,讓很多人都忍不住擦了擦眼睛,別說是他們了,就是連正在拍攝的攝像師,也忍不住晃了幾下才恢複正常。
這件仿核舟可是花費了路之遙不少功夫,不知道做了多少次實驗才達到這種效果,從表麵上看,船上的布局和人物都是漢白玉雕成,實際上包括人物在內,裏麵都被鏤空了,鑲滿了從各種不同顏色的寶石碎末,當光線射入船艙內部,就會通過被雕成圓形、棱形和三角形等發光晶體,折射和反射到人物和船體的各個部位,使得小船和人物呈現出不同的顏色來。
人物的眼睛鑲嵌了彩虹黑曜石,而火爐中的火焰,則是以形狀各異的小塊紅寶石雕成,水壺上的蒸汽,是因為水壺內部都鑲滿了發光晶體,加上壺蓋、火爐和人體內部,被路之遙削的隻剩下薄薄一層,基本上出於半透明狀態,隨著光源的移動,自然會出現眼波流轉,火焰跳躍和蒸汽騰騰的特殊效果,對聯上字跡的變換,是因為組成字體的發光晶體反光角度不同,說穿了倒也沒有什麼。
光是這一件果核大小的作品,路之遙就花費了將近半年時間才完成,即使在去米國和龜子國時,一有空閑時間,就花在這件雕刻上麵,若非路之遙擁有可以控製身體大小的異能,可以進入小船甚至是人物內部,對各種顏色的發光晶體和寶石粉末進行精雕細琢,調整發光晶體和寶石碎末的位置角度,根本就不可能製造出這樣的神奇效果。
將小船的各種神奇之處展示了一遍後,路之遙並沒有讓在場的人細細品味,而是直接關閉了強光手電,小船再次恢複了瑩白色,站直身體對著場下那些意猶未盡的人說:
“或許,你們覺得這件石雕雖然神奇,但還不至於達到讓你們買不起的地步,這點我也不否認,畢竟以前我的石雕最多也就是賣到三十萬而已,就連我自己也不能肯定這件石雕到底能賣多少錢,不過我所說的你們買不起,並不是指這件石雕,而是另外一件至今我還沒徹底完成的作品,孔雀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