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寒門之傷(2 / 2)

然而將這一切都做完,或者是做到了這其中某一項,中途的時候就會失敗了。因為這些所有的事情無論哪一項都會觸犯到國家的法律,他們會越發的張揚跋扈,在朝堂上排除異己,這所有的一切都不是皇帝所能夠容忍的了的。

這就是寒門,每一個得勢的人都差不多走的是同樣的一條路子。他們會被蒙蔽雙眼,周而複始。每一個人都是這個樣子。歸根究底,就是他們沒有足夠的底蘊。人說三代成一家族,陡然而福,驟然得貴,人就會變得連他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

如今的李義府已經走上了這條路,如果是按照武則天的想法,就是放任他,讓他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至於會不會損傷自己的勢力,賀蘭敏之以為肯定會,然而武則天則認為他越是張揚跋扈,就越是能夠開疆拓土。隻要他還有利用價值,就這麼養著他,非但不會有損勢力,反而會有所助力。

隻要等到他沒有了一絲剩餘價值的時候,武則天主動提議將李義府廢掉,那就會充分體現了她的大義滅親和大公無私。世人都會讚頌她的美德而不會詆毀於她。犧牲的就隻有李義府而已,隻要選好了繼承者,李義府下去了,扶持另一個人起來就行了。而且,李義府是自己作,而不是武則天的命令。繼承人也不會因為這件事而怨恨到她的身上。

或許賀蘭敏之有些婦人之仁了,但是他確實是想要規勸一下李義府。就因為他這幾年來殫精竭慮,忠心耿耿。他想要規勸一下李義府,如果真的就眼睜睜的看著他走向毀滅,還是於心不忍。而且挑選繼任者也不是一個簡單的功夫,權利的更迭必然會頻發事端,新任者也未必有這麼忠心耿耿。至於到時候李義府是聽還是不聽,就不是他能決定的了的了。

民間有句話,就做好良言難勸該死的鬼,就算是自己再好心腸,他要是一心求死,誰也攔不住他。

事情想明白了,自然就渾身輕鬆。緩緩地在軟榻上伸了個懶腰,秋日午後正是該昏昏欲睡嘛。無論是該怎麼處理,事情都急不得。無論是從剩餘價值的角度還是從給李義府一個享受的時間方麵考慮,要處理他都勢必要等很長時間之後了。否則會給天下人留下一個武後黨刻薄寡恩的印象。然而若是想要壯大,這個印象是絕對不可以留下的。

而且若是李義府的民憤沒有積累到一定程度,就算是李治也不能這麼隨意的處理一位宰相。畢竟,如今這個時代可不是真正的君主可以肆無忌憚的時代。就算是李世民在最後不也是暫時屈服於臣權之下?這個時代啊,三省六部,終究還是可以製衡皇帝的權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