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的一席話實在是給了她巨大的震動。所謂的割麥子理論,將上位者的心態表現的淋漓盡致。他知道自己若不是武則天的親外甥,恐怕一輩子也聽不到她的這個理論,一輩子也不會知道真正的上位者究竟是怎麼想的。
隋煬帝楊廣三征高麗,開鑿運河,耗費了不知道多少人力物力,也不知道究竟死了多少百姓。曆史上一直不能明白他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絲毫不在乎百姓的死活,今天武則天的一席話算是解釋了這個謎題。
原來在他們心裏,這些人根本就不算人,就是一茬又一茬可以長出來的麥子。隨意收割,之後又會長出來。
其實剛才賀蘭敏之是想要告訴武則天,就是因為隋煬帝這樣想,所以隋朝二世而亡。若是您這樣想...那您就不害怕嗎?可是他終究是沒有說出口,不得不承認一,他確實是不敢。二他也能夠明白武則天的心思。她是在培養自己,培養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上位者。她將自己真的視為最親近的親信,自己也不能辜負她的這份兒信任,也不能違逆她最根本的想法。
可是自己真的能夠做到這樣冰冷嗎?
賀蘭敏之問自己,他沒法回答。
武則天終究不是楊廣,她比楊廣要聰明的多,或者說她沒有楊廣那種將天下視作自己一家所出,藐視一切的狂妄自大。
楊廣將天下所有的人視作為可以隨意收割的麥子,武則天隻是將寒門士子視作可以收割的麥子,這有著天壤之別。隻要武則天是皇後,那就會有一批又一批的寒門士子投靠她,這是利益的驅使。因為除了武則天他們再也沒有其他的地方可以去,他們的後果都是自己選擇的,這其中他們會得到他們想要的一切,武則天不過是榨幹了他們最後一絲的剩餘價值而沒有給他們一個好的結局而已。
賀蘭敏之悄悄地將自己額頭上的汗水拂去,這樣想心裏的負罪感瞬間減輕了不少。武則天隻是一個資本家,在榨取其他人的剩餘價值,也給了他們一定的回報。至於那些結局慘不忍睹的人都是他們咎由自取,像許敬宗不就得到善終?也是他自己修道德,年紀大了眼睛不再被蒙蔽,心靈也能夠控製住貪欲。
至於寒門...
賀蘭敏之實在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有些事情他們真的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啊。他們大多的人還真是像如今的李義府一樣,實在是讓人有些失望,或者說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讓人在哀其不幸的同時也怒其不爭。
微微眯起了眼睛,賀蘭敏之緩緩地躺倒在自己的軟榻之上,午後的困倦逐漸的傳來,可是他卻並不能睡。他一向還是個比較樂觀的人,所以能夠減輕自己的負罪感,但是事情究竟要怎麼處理,他還沒有想好。最難得就是如今的李義府,賀蘭敏之也拿不準自己要用一個什麼態度來處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