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蘇體書法(2 / 2)

純子和真子顯然是不知道這個時候賀蘭敏之的齷齪想法,她們還沉浸在自己有這麼個好的主人的幸福之中沒緩應過來呢。

“少爺...我們要什麼時候才能和您寫的一樣好看呢?”真子靠在他的肩頭悄悄地問道。

“這個我還真是說不好了,寫字這件事情也是看天分的,有的人有天分用不了太長時間就能夠寫的很好。隻要持之以恒,終究會成了一代書法大家。但是有的人寫了一輩子,那一筆字也隻能說是將將能看得過去而已。我也不知道你們兩個是不是有這個天分啊?”

聽到他這麼說,真子和純子都是有些擔心,不過能學就已經算是好事了。別的還是先學了再說吧。

放開兩個女孩兒,賀蘭敏之也開始打量著自己的這一筆字兒。自從多年之前下定決心去模仿蘇體的字,他這麼多年都沒有再換過任何一種書法。也好在當年對於蘇軾的一種莫名的崇拜才使得能將他的字記得這麼清楚。如今在打量自己的字,雖然說遠遠還抵不上蘇東坡的神韻,也沒有他那種大氣的風骨。不過,卻是已經出具形狀了。

筆的起承轉合,墨的濃淡均勻,大字的肆意揮灑,小字的法度與性格都已經出露名家風範了。當年第一次在婁師德的麵前寫出蘇體的字連他都吃了一驚,拿著自己的那篇文章仔仔細細的揣摩了整整將近一個時辰、用他的話來說,文章是幼兒水準,但是這字卻已經登堂入室,初具名家風範了。缺的不過是持之以恒的圓潤和曆經世事的底蘊而已。他甚至把自己的字直接呈報給楊祭酒看,還得到了楊祭酒很多的稱讚。

聽了他的話之後,賀蘭敏之這麼多年就一直堅持著再也沒有用過第二種字體。之前為了掩蓋這蘇體字還用了最標準的楷體,自從那天之後連最標準的字體也放棄了。

每每看到自己的字的時候,總是會產生一種自豪感。當然不是說自己開辟一道成為了宗師的自豪感,而是一個從來沒握過毛筆的人在短短幾年間就寫的登堂入室也實在是不容易。就是多少還是有一點兒對於東坡先生的愧疚。不過想來他這麼一個大文豪,文壇領袖,幾百年後再來個另一種蘇體想來也不是什麼難事兒吧?

在大唐,自貞觀末期開始,已經漸漸的對於武備有些放鬆了。這是每一個朝代都要經曆的過程,亂世興武,盛世重文。文人才是治世的根基,每一個朝代都不可能一直用武將治國啊。而在文人眼中,這書法可是極為重要的一個東西。若是你書法寫的足夠好,好到可以名震天下,隻要你的文章勉強能夠看得過去,你在文壇也一定會有一席之地。天下所有的文人都會對你表示尊敬,而這份尊敬同樣也是在政壇常青的保障。就像是閻立本,單憑畫技就矗立文壇,最後官至尚書,可見有一技之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