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學出來,已經過了午時了。
站在太學的門口,再次回首看那塊石碑。直到最後,婁師德都沒有告訴自己這字到底是何人所書。不知道是他可以忘了,還是另有什麼深意。也不知道自己的回答到底是正確與否,隻是幾個好字有的時候什麼都代表不了。
不過,看起來自己應該還算是給他留下了比較好的印象吧?否則不會如此生氣的批判鄉間的夫子。
搖了搖頭,手中拿著那卷《孝經》輕輕的在手心裏拍了拍,然後走了出去。
賀蘭敏之出來的時候,阿三正斜靠在轎子上百無聊賴的看著天空的日頭。已經是冬日了,今天的陽光卻出奇的好。整個並不顯得很是蕭條。但是不時吹起風,刮在臉上還是帶著特殊的涼意。
似乎還有些冷,阿三雙手拆在袖子裏,一副地主老財的猥瑣樣子。
突然看見賀蘭敏之出來,阿三仿佛是被嚇了一跳,身體一歪差點摔倒。趕緊一副奴才相的跑了過來:“少爺,這麼早就上完了?”
“哈哈,早?我看你已經等得很不耐煩了吧?”
“哪能啊,等著您不是小的應該做的事情嘛。”順手想要接過賀蘭敏之手中的書籍。
搖了搖頭:“不用,一本書我還是拿的動的。以後我的書吩咐下去,沒有我的允許都不要隨意亂動。屋子裏的書架打掃的時候也一樣,必須要我在場才可以。知道嗎?”
看著賀蘭敏之嚴肅的樣子,阿三立刻就收斂了嬉皮笑臉。鄭重的點了點頭:“少爺放心,今天回去之後,我就跟福伯交代下去,然灑掃的人都注意著點兒。”
“恩恩”
阿三並沒有生疑,因為在這個時代有太多的人認為奴隸下人是沒有資格,甚至是會侮辱了自己的聖賢之書的。所以不讓他們觸碰到書籍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但是賀蘭敏之卻是害怕自己夾在各種書籍上的秘密被灑掃的人發現。畢竟這些東西自己不能總是隨身攜帶。
“回吧。”
“是”
上了轎子之後,賀蘭敏之就不用再去操心別的事情了。每當這個時候,他都無比的慶幸,生在貴族人家是一種多麼幸福的事情。每天除了讀讀書,想想事情以外,自己生活上的所有的事情都有人料理好,絲毫不用自己去操心。
搖了搖頭似乎是對自己這種貪圖享受的想法說不吧,將手中的《孝經》翻開了。
這本書是儒家經典之一,講述的就是教導人如何孝順父母,忠君愛國,反正是導人向善的事情。這本書在宋朝的時候,還被列為儒家十三經之一。和《詩》《禮》《易》《春秋》等並列。但是這本書卻是儒家十三經裏邊最短的一個,也是最容易讀懂的一個。
當年在如今的皇帝陛下還是晉王的時候,唐太宗李世民曾經讓他拿著本書啟蒙。有一次,李世民問道李治,書中哪句話對最為重要。年僅幾歲的李治不假思索的就挑出了這本書中最為關鍵的一句話。也正是幾天之後,賀蘭敏之想要回答給婁師德的一句話。
“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君子之事上,進思進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