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轎子成品出世的時間又過去了兩天,在這兩天之內孫老三又趕製出了一件成品。轎子遠遠不是看上去這麼簡單地,一件木製的初品,還要經曆上漆,裝布,外飾,內飾等等一係列的步驟才能鞏固真正完成。
這兩頂轎子,一頂是送給楊氏夫人,一頂是送給如今的國子監祭酒,楊氏夫人的族弟,賀蘭敏之的舅姥爺。
楊氏夫人喜歡裝飾的豔麗一些,所以選用的是上好的淺紅色的絹布罩在轎子上邊。因為如今畢竟還隻是秋天,還用不上棉花,所以顯得很是輕薄便利。綴飾著一點點的金銀珠放在淺紅色的轎子上,一看就是貴族人家。
另一頂送給楊祭酒的轎子,賀蘭敏之最後還是決定選用淡青色。因為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這位爺已經歲數不小了,讀了一輩子詩書禮樂,又是儒家弟子,絕對不可能喜歡豔麗之色。
孔子曾經將青色定為君子色,如今選用青色,也是顯示了這位祭酒大人的高尚品德。在轎子左右兩邊墜飾了兩塊不大不小的美玉,看起來既不顯得豔麗華美,又充分體現了那高人一等的氣質。
清晨,天剛亮不久,太陽的光芒不是很刺眼。賀蘭敏之已經穿戴好了從屋子中走了出來。
同樣還是一身白衣,粉雕玉琢的小臉兒,幹幹淨淨的氣質。抬頭看了一眼東方初升的朝陽,被陽光照在臉上仿佛是仙童下凡一般。緩步朝著門外走去,福伯已經在那裏等候著了。
“少爺早”點頭,彎腰朝著賀蘭敏之施禮。
“福伯早”臉上帶著微笑,朝著管家打了個招呼,走出了府門。
十一個家丁抬著兩頂轎子在大門外等候著,賀蘭敏之沒說什麼直接走上了楊氏夫人的轎子上,看到他上去了之後,阿大阿二阿三迅速圍到了轎子旁邊。
阿三喊了一聲:“起轎!”
八個抬轎子的家丁絲毫都沒有猶豫,合力使勁兒,用力一抬。轎子平緩的離開地麵,坐在轎子裏邊的賀蘭敏之沒有感覺到晃動,已經開始行走了。
坐在裏邊的他微微的點了點頭,僅僅兩天的時間,就能夠讓他們如此嫻熟的掌握抬轎子的技術,可見這門技術很是簡單。對於轎子在各個世家之中普及,賀蘭敏之更是信心滿滿、
轎子抬著賀蘭敏之緩緩的朝著武家走去,今天就是要接上楊氏夫人然後奔向楊家。
沒用很長時間,就來到武家門前。
此時坐在轎子中的賀蘭敏之已經有些許的睡意了,微閉著雙眼,輕輕的打著哈切。在這種輕微的晃動下,人是最容易產生睡意的。
等到轎子停穩,阿三高聲一喝:“落轎!”
眾人肩膀微微聳動,雙手緊緊的握著橫木,目光很是凝重。這是轎子的最後一步,同時也是最難掌握的一步,放下的力道稍有不慎,就會有先著地後著地的差異,最終產生不穩。而賀蘭敏之給的標準就是不能有一絲的不穩,否則扣錢。
轎夫的心裏也很是緊張,前後能夠看到對方的兩人互相對視一眼,緩緩的將轎子放到地上。
“很好,阿三記下來,漲月錢。”賀蘭敏之的聲音從轎子中傳了出來,讓轎夫瞬間欣喜異常。
他緩步走下轎子,讓阿大進去請楊氏夫人出來,自己則在門外站著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