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閑話武媚(2 / 2)

這麼多年,楊氏因為沒有自己的兒子,三個女兒有全部遠嫁,所以根本就沒有機會享受著天倫之樂。武元慶和武元爽除了不想落人口實,佳節之時過來照例問候,也隻是見上一麵就走。平日裏不給楊氏找麻煩,不可以為難她,她就知足了。至於讓他們承孝膝前根本就是不可能之事。

對於楊氏來說,今天見到自己的女兒和外孫回來,雖然已經表現出來很激動,但是遠遠要比這還激動開心的不行。不到年紀是絕對不會感受到,那種對於兒孫的喜愛以及年紀越大,死神越臨近,周圍連個親人都沒有的那種孤獨與恐懼。

這次武順回來,楊氏總算是能夠放下心來。尤其是賀蘭敏之的存在更是讓她心安不已,最起碼自己死後,有個人能夠給自己養老送終。古人始終認為,男孩兒才是養老送終的選擇,女孩兒就是潑出去的水。而不至於,死後不知道是個什麼結果。到了七十歲,楊氏應該也必須考慮這些身後之事了。

眾人進屋坐好。

楊氏夫人的屋子看起來與這個國公府有些格格不入,顯得尤為雅致。雖然還沒有看到武元慶的房間,估計應該也不會這麼好了吧?

一進房門,引入眼簾的就是一個木製的寬大的屏風。應該是用紅木雕刻而成,屏風四分,上邊分別繡著四個唐朝樣式的美人。婀娜多姿,姿態豐腴。

進屋看,幾張小幾擺放的整整齊齊,應該是待客所用。正坐之上的小幾應該是楊氏的,處於主座位置。每個幾旁邊還有著一塊不大不小正好能夠容納人跪坐的胡毯。跪坐多傷害膝蓋,跪坐久了往往膝蓋酸麻,這胡毯乃是波斯商人帶到大唐來的。柔軟,舒適,用動物皮毛製成。跪坐時間長久,能夠有效的緩和這種疼痛酸麻。更可以隔絕大地濕氣,使得人不至於患得風濕。

小幾之上擺放著一尊香爐。香爐三足,穩穩而立。爐身透雕花草紋飾圖案,爐蓋頂立瑞獸一尊。穹窿式圓頂,呈雍容華貴之態。通體金色,不知道是不是鍍了金液。嫋嫋升起的香煙使得整個房間看起來無比的舒適沉靜。

賀蘭敏之輕輕地用鼻子嗅了嗅,一股清新的香氣從空氣中傳來。前世自己也隻是個窮人,除了寺廟裏燒的香以外,也沒見過什麼熏香。而寺廟裏的香,往往都過於刺鼻,但是楊氏屋中的香,卻顯得極為自然,倘若不是刻意嗅聞,恐怕也隻能感受到一種淡淡的清香之氣都不知道是不是有在燃燒熏香,可見是極其高端之物。

對於自己等人,楊氏夫人顯然沒有讓我們坐在胡毯上的必要。畢竟那裏是正式的待客之所,而且跪坐也是極為疲累。自家人自然就是放鬆為好.

帶著武順,賀蘭敏之和敏月進了裏屋。裏屋之中卻是極為簡樸,除了一棟床榻以外,就是一尊觀世音菩薩塑像實在是太過於凸顯。在這近乎什麼都沒有的屋中,更加顯得高大,肅穆。

塑像前邊是一個編製的蒲團。從蒲團之上就可以看得出來,必定已經使用了有很長一段時間了。蒲團前邊那仍然燃燒的三根檀香,讓整個屋子裏顯出一種聖潔。楊氏是佛教的信仰者,在嫁給武士彠之前,更是曾經身許佛門,常伴古佛青燈,直到四十多歲都沒有出嫁。

要不是李淵指婚,恐怕楊氏真的會守著古佛青燈,相伴一生吧!

楊氏和武順坐在了床榻之上,仆人隨後搬來胡床讓敏之二人坐下。其餘人等,就必須站在屋中看著四人聊天。

第一次,賀蘭敏之覺得,唐朝這種等級製度,其實也還不錯。從來沒有讓人服侍過,雖然有點並不是適應,但是也絕對沒有抵觸情緒。人都是貪圖享受的,被人服侍有什麼可抵觸的。

唐朝是一個多元文化交融的地方,是一個開放繁榮的朝代。但是同時也是一個等級極為森嚴的朝代。這種等級既體現在貴族和貧民之上,也體現在奴隸和主人之上。唐朝至今還有著奴隸製度的存在,市麵上的昆侖奴明碼標價。主人對其有絕對的權利,即使是失手打死,也不會追究過大的刑事責任。

讓自己好不容易穿越過來了,追求了啥人人平等吧,釋放奴隸啦,根本就不現實。這輩子穿越成了貴族階級,能保證不沒事欺壓百姓,能夠為官造福一方就已經很不錯了。

賀蘭敏之在這裏胡思亂想,賀蘭敏月則是不斷地打量著楊氏的房間。楊氏和武順正在閑話家常,不過就是這些年母女二人都是如何過來的。說說之前和最近的家常之事。正當賀蘭敏之覺得無聊又插不上話來的時候,武順突然問了一句話,讓他極為感興趣,不由得豎起耳朵仔細傾聽。

“娘,不知二妹如今過得如何?”

武順的二妹是誰?那不就是那個亙古一人的女皇武曌武則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