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清晨上路(1 / 2)

穿好衣服,匆匆忙忙的洗了把臉。搖晃著腦袋,強行將自己僅剩的困意從腦袋中甩出去,推開了門,走了出去。

不出自己所料,對於唐人來說,這已經確確實實不算早了。

店家是一對兒老夫妻帶著他們的兒子開的,不知道兒媳婦為什麼沒在。

老夫妻的兒子略顯憨厚,暗灰色的粗衣略帶著三分的塵土。在手邊的衣服上還粘著厚厚的油漬。肩膀上搭著一快不大不小的手巾,也滿是泥漬。

現在正跑前跑後的替準備離開的客人打點著行李。接過每一位客人的銅錢,憨厚的臉上都會露出笑容。

大唐是文化交融的地方,總會有來自周邊各國的商人,旅者前來做生意,或者是探尋風土人情。在這一家不大的小店裏,竟然還有著三位波斯人。如今正站在店門口往馬車上捆綁著自己的貨物。用自己也聽不懂的語言不斷的交流著。

“誒”手上一用勁兒,將麻繩重重一勒。店家的兒子瞬間臉都有點變得通紅,手上青筋暴起。微微喊出一聲,然後帶著憨厚的笑意從馬車上跳下來。

“行啦,保管它老老實實的待在車上,您到了長安也掉不了啊。”說著順手還拍了拍馬屁股。整個動作嫻熟無比,一看就是不知道做了多少遍。

三個波斯人對視一笑,看樣子也是聽得懂漢語的。

“我們,長安,多遠?”其中一個滿臉絡腮胡子的人拍著店家兒子的肩膀,伸手朝著官道方向指了指。

雖然能聽懂,不過看樣子話說的還不是很流利。

順著他指的方向,店家兒子開口說到:“就順著這條道走,您呐,就一直走。這是官道,寬敞,也沒啥差道兒。要是您腳速快,估摸著今兒個也能到了。”

“好,好,那謝謝啦!”波斯人笑著回了一句,然後嘰裏咕嚕的又說了幾句。

“您甭客氣,道兒上注意安全,天兒不早了,您請吧!”

笑著送走了波斯人,還沒等回店裏歇歇腳,旁邊喊了一聲:“二哥,來貨了您點點啊”

店家兒子應了一聲趕緊就跑過去了。

賀蘭敏之站在門口,看著這一幕一幕。大唐的空氣真好啊,早晨又正是空氣清新的時候。秋日,更是秋高氣爽。讓人覺得無限舒暢。

大唐的鼎盛靠的可不僅僅是李世民,靠的不僅僅是李治。大唐的鼎盛,就是靠的這一個個每日辛勤勞作的大唐人。

“之兒,快來吃飯啦,吃完了趕緊趕路。”聽到母親的招呼,賀蘭敏之趕緊跑回店裏。

三人跪坐在小幾之上,一個老嫗顫顫巍巍的把一盤子饅頭似的東西端了過來。

看著熱氣騰騰的饅頭,賀蘭敏之可謂是食欲大開。

“夫人,您的蒸餅好了。湯餅在等上一會兒,老頭子正給您煮著呢啊。”說話間,將手上的饅頭放在小幾上。

賀蘭敏之隨意的掃了一眼這個老嫗。花白的頭發,粗糙的大手。如同刀劈斧鑿刻在臉上的皺紋,暗黃的肌膚。

武順點了點頭,並沒有和老嫗說話,隻是輕輕的替賀蘭敏月擦去臉上沒擦幹的水跡。然後笑著說到:“之兒快吃,蒸餅還是熱乎的呢。”

“娘也吃。”說完之後,先拿起來遞給武順和賀蘭敏月,然後就急不可耐的咬了一口。

如果說之前的湯餅可以接受,勉強吃的下去。那麼這個叫什麼蒸餅的饅頭就實在是難以下咽了。

饅頭本身沒什麼,但是裏邊的陷是鬧哪樣啊?

羊肉啊。

上鍋一蒸,這一股子腥臊氣息啊。我的天啊,想吐又不能吐,想咽又咽不下去。眼淚含在眼圈裏不知道該怎麼辦?

“娘,好好吃,月兒還要。”正在賀蘭敏之難以下咽的時候,賀蘭敏月像是搞怪一樣讚美了這個羊肉饅頭。

揉了揉小丫頭的腦袋,又掰了一塊兒給她。

“這小店兒人家還真是不錯,湯餅做的可圈可點,蒸餅竟然真的有羊肉的,待會兒多打賞幾個錢。之兒幹嘛呢?快吃!”

聽著兩人的話,賀蘭敏之是欲哭無淚,強硬著頭皮總算是咽下去了。如同咽藥一般的吃了半個就再也吃不下了,隻得推脫說身體剛好,油膩的吃不下。

湊合著又多喝了兩碗麵片湯,勉勉強強算是把肚子填飽了。

收拾收拾,車夫走了過來。

粗壯的關隴大漢,看起來也有些年紀了。秋季微涼的早晨竟然隻穿了個短打衫,手上拎著馬鞭子,一身肌肉襯托了多少的凶悍氣息。唐人尚武,這年紀的關隴漢子,又是跑外的,身上還帶著點功夫。而且,沒有膽子,沒有幾把刷子,也不敢攬下這個跑外的活兒。

“賀蘭娘子,馬已經喂好了,馬車也收拾了。吃完咯,咱們就上路吧。”聲音粗狂有力,聽起來就覺得安全。賀蘭敏之心底暗自佩服自己的母親。

能在被賀蘭家驅趕的同時,在十幾個車夫中一眼挑中這個車夫。可見有識人之明,細微之處足以見證。同為武家姐妹,就算自己的老媽比不過亙古一人的女皇武則天,但是也絕非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