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兩個人在同一個考點參加高考,那個時候,顧興最怕的就是遇見她,怕影響她得心情,影響她參加考試得心情。所以,總是躲著她。遠遠地看見,就早早地繞開,如果到了跟前兒才看到,就裝作沒看到,低著頭繞過去。
那年高考,胡月考了546分,超了二本線三十多分,顧興也不錯,考了520分,過了二本線,也算是低空掠過吧。出成績的時候兩個人已經能說話了,或者說是顧興已經敢跟胡月說話了。再也不怕影響她學習了,再也不怕耽誤她高考了。顧興給她發短信,才知道她也是二本,很是替她感到惋惜,這惋惜中又有一絲慶幸。慶幸自己剛好過了二本線,跟她還算是一個級別的學生。還算是門當戶對。但,胡月顯然對自己的成績不太滿意,誰都知道,她能考上一本,她也應該考上一本。一本和二本說起來學費差不多,但真正到了畢業的時候,大家就明白,為什麼一本是一本,二本是二本了。
上了大學以後,兩個人還時常聯係,胡月已經不再像當初那麼冷談,顧興也收起了一分熱情。報考誌願的時候,顧興直接給胡月發短信,問她報了哪些學校,自己因為在外地打工,手邊沒有報考資料,想參考參考。可這怎麼能騙得了聰慧的胡月呢。所以,他什麼都沒有打聽出來。也許是賭氣,也許是真的想逃離。顧興的六個平行誌願,一個本省的高校都沒報。自己到陽光高考教育平台上搜學校,看專業、看曆年分數線。當然,他自己也知道,520的分數,其實沒有太多選擇。但因為是平行誌願,六個誌願都是第一誌願,達到其中任何一所高校的最低投檔分數線,都會被錄取。如果達到兩所或者更多高校的分數線,則按填報誌願的先後順序錄取。
顧興填報誌願的原則是,前五個往好學校報,往曆年分數線高的學校報。萬一,哪個學校沒招滿,自己還能鑽個空子,上一個好點的二本。到最後,空子沒鑽上還差點掉到補錄裏麵去。前五個學校,一個沒錄上。第六個也隻是超了最低投檔分數線一分,如果不是服從專業調劑,早不知上哪哭去了。顧興去了內蒙古民族大學,那個孝莊故裏,那個科爾沁草原。
胡月倒是穩紮穩打,沒敢報的太大。六個平行誌願,後邊五個根本沒用上,第一個就錄取了。她去了河南師範大學,留在了自己的省份。
錄取通知書下來的的時候,已經是八月份。顧興還在內蒙打工。當他在網上查到自己被內蒙古民族大學錄取的時候,不禁哈哈哈大笑三聲。自己所在的網吧就是內蒙古民族大學東區西門的亮劍網吧。自己還被本來隻是以防萬一用來墊底的學校錄取了。這三聲笑,有兩聲是無奈。當問了胡月的學校和專業後,他又笑了。命運就是這麼奇怪。兩個人雖然上了不同的學校,但卻學了同一個專業,就算不是同一個,也有百分之八十的相似度。胡月的錄取專業是廣播電視新聞學,顧興的錄取專業是新聞學。
兩個人,一個在西遼河岸邊內蒙古的通遼,一個在黃河岸邊河南的newYork(新鄉)。故事,說回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