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很小的時候就知道,吃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每次我不肯吃飯,外婆就會晃著飯碗笑眯眯地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你知道不?”小時候挑食,家裏人總會想辦法給我做我愛吃的東西,我愛吃雞蛋,就變著花樣兒給我弄雞蛋,雞蛋羹、炒雞蛋、雞蛋湯,甚至把雞蛋挖了蛋黃再塞進肉去,不厭其煩,隻是為了讓我好好吃飯。有次生病,吃什麼吐什麼,男朋友捧著粥一直哄我吃一口,我有氣無力地吼他,他紅著眼說:“還不是想讓你好好吃點兒東西。”

有一年獨自在外過年,年三十那天獨自看著電視裏的春晚節目,外麵的飯館都關了門,家裏隻剩了泡麵、餅幹,我一邊吃一邊大哭起來。十分想家,那種委屈幾乎能把人壓垮,第二天一早,就跑去超市買了大白菜、豬肉、餃子皮,回來把白菜、豬肉剁成餡,拌上蝦皮香菇,狠狠地給自己包了幾十隻水餃。熱騰騰的餃子,淋上香油陳醋辣椒醬,我迫不及待地吃下一隻,那種暖,一直從嘴裏滾進胃裏,再慢慢地蒸騰到心上,那一刻,委屈也就煙消雲散了。

沒有什麼事情比吃飽更重要了。哪怕麵臨再大的困難,隻要吃一頓好飯,就能把心情從低穀裏拉出來。悲傷的時候,喝一碗熱湯;寂寞的時候,吃一大塊奶油蛋糕;糟糕得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邀三五好友,去吃一頓麻辣火鍋。隻要吃好了,肚皮飽飽,一切事兒就不是事兒了。

食物是善良的,不會拒絕任何人,我們的一切情緒,都可以在食物裏被安撫。於是我才動了心思來寫這本書,也許不會有什麼奇怪誌異,也不會有什麼驚天動地。都是一些平常生活裏的簡單故事,還有一些簡單的食物,這些或美麗或樸實或溫柔或瑣碎的感情,和那些酸甜苦辣的食物一起,構成了我們所有的生活,溫暖我們,給我們力量。

所以,吃飽了,才有力氣去做更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