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勇
下課時,同學們看著老師一沉一浮走出教室的背影,突然明白了,他就是當年那個被打斷腿的年輕老師。
老師的一條腿有毛病,走起路來一沉一浮的。為此同學們私下裏都叫他“魚鰾”。有一天,老師在課堂上布置了一道分組討論題,內容是“什麼是勇敢?”大家發言都很積極,有人說勇敢就是視死如歸;有人說勇敢就是見義勇為;還有人說勇敢就是知錯能改……大家七嘴八舌,各執己見。老師在教室裏走來走去,不時聽聽同學們的發言。這時,教室裏突然響起了一個極不協調的聲音,聲音雖然不大,卻特別刺耳,毫無疑問,是有人膽大包天吹了一聲口哨。
教室裏突然之間一片沉寂。老師三步兩步走到講台上,陰沉著臉把教室裏所有的人看了一遍。聲色俱厲地問:“剛才的口哨是誰吹的?”教室裏無人應聲。老師怒不可遏,提高了聲音吼道:“我再問一遍,口哨是誰吹的?”還是無人應聲。老師用教鞭“啪啪”地抽打著講台,喝令全體同學從座位上站起來,說:“如果沒人敢承認,你們就一直站下去。”
不一會兒,教室裏傳出幾個女同學的哭聲。有一個男生忍不住喊了一聲:“口哨是我吹的,和別人無關。”他的話音剛落,又有一個同學大聲說:“口哨是我吹的。”接著又有兩個人說了同樣的話。
老師看了同學們一眼,語氣緩和了一些說:“四個人都說吹了口哨,很顯然是不可能的事,同學們都請坐,我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十幾年前,有一個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老師,參加工作不久就被人強加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他們日夜審問逼他承認。這個年輕人非常倔強,始終咬定他沒犯那樣的錯誤。最後他的一條腿被打折了,落下了終生殘疾。”同學們麵麵相覷,搞不清老師為什麼要講這麼一件事。
老師平靜地看了看同學們,接著說:“你們說得沒錯,視死如歸、勇於認錯、見義勇為、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這些都是勇敢,但還有另一種勇敢,這就是拒絕。不是自己做的事情,不管壓力多大都不承認,這同樣是一種勇敢。我知道剛才你們都沒吹口哨,你們誰都沒有錯,因為口哨是我吹的。”
下課時,同學們看著老師一沉一浮走出教室的背影,突然明白了,他就是當年那個被打斷腿的年輕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