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長途汽車站(1 / 3)

六月已過,七月怎麼還有這麼大的雨。今年秋天必定豐收,雨水充足是農作物收獲的必備條件。農民諺語,‘有錢難買五月裏旱,六月連陰吃飽飯’有錢難買五月裏旱,意思是說,五月裏有段時間最好不要下雨。一般夏季農曆五月陽曆六月正是小麥成熟季節,晾曬小麥很關鍵,這段時間最好是大晴天。六月連陰吃飽飯,是指農曆六月陽曆七月的時候最好連陰天。此時莊稼最怕驕陽蒸烤,會旱死或影響生長速度。連陰天降溫,又補充農作物需要的水份。農民多年種地總結的經驗,實踐出來的真理。

此時張老漢家中因為連陰,院中積水快漫過門檻進屋。一家人正喜憂參半,喜的是秋作物會豐收。憂的是自個家住在這河灘旁,全村積水都會排進河灘。經過他家門口,有些滲進院落。擋在門口的土堆已經不管用,要等大雨徹底停了。村裏的雨水排完,他們家才能扒開門口的土堆,用大掃帚把雨水掃出去。

“大哥,大哥想死我了”佑寶冒著大雨打開大門。早聽出是大哥在吆喝開門,院子裏的水濕透了褲腿也顧不得。

“寶弟,呀!又長高了”來人也喜悅的叫著,他就是佑寶的堂哥張永盛,是這個村的能人。在城裏領著一幫建築泥瓦工蓋大樓。附近幾個村的泥瓦匠人都投奔到他的建築隊,因為他的建築隊從不會缺活幹。

“大哥,小心不要踩到土堆”佑寶趕緊告訴大哥,那可是家裏的防禦洪水的攻勢。

“還是老樣子,要想個辦法才行”張永盛對於叔叔家的這個情況不陌生,可也沒辦法幫助。這個地勢就是低矮,也沒法加高。河灘口獨立的一戶人家,別人家早就搬去高處建了新房。隻等叔叔建新房時,竭盡能力幫一下,眼下這院落沒法子翻修,這個地勢不適合居住。

“快走,快進屋我關大門”佑寶催著大哥進屋,自己迅速關大門。害怕街道的雨水順勢攻破土堆灌進院子,防洪意識使得手腳麻利。渾身已經淋透,可心裏還是很高興,自春節後半年間第一次見大哥。

“叔,屋門口也築起一堆土,這天要停了,澇了澇了”邁進屋門檻的張永盛埋怨著天氣,把傘擱在地上。另一隻手提著一瓶酒沒法閉傘,走到桌前放好。先脫去外衣再關閉雨傘,一起放到門後的一個自製的衣架上,對於叔叔家熟悉的程度像是回到了自己家裏。

佑寶也已經回屋,早換了褲子。坐在大哥身邊,爺仨圍坐的架勢像要開會。沒等有人開口,都齊聲大笑,重逢的喜悅!陰天賦閑的自在,餃子的美味誘惑!幸福溢滿房間,彌漫進院落,散開在雨中。

坐在屋子裏的人,時不時的看著門檻。好在雨水始終沒有漫進來,屋子裏正下著餃子。飯桌上張老漢正和大侄子張永盛喝酒。餃子就酒從來有,農村人的順口溜此時應景。

“大侄子,來就行了幹嘛給我帶瓶酒”張老漢責備著張永盛。其實心裏喜歡的不得了,這侄子論血緣可比兒子佑寶親,是老張家的後代,看著就高興。當年差點過繼給他當兒子,張永盛的老爸後來不舍得也就作罷。後來許多年裏,張老漢都耿耿於懷。抱養佑寶後才慢慢釋懷,可對於侄兒的喜歡不減。每次過年爺倆都會小酌,有種別樣的感情。

“過陰天,怎能沒有酒,在工地從不喝酒,怕誤事。回家了可以和叔喝兩杯,就喜歡和你一起喝酒,沒那些規矩。你看用茶杯多過癮,俺老爺子要用酒盅,怪急人”張永盛高興的吃著餃子和張老漢敘著家常。

閑扯許久,張老漢換了個坐姿。由於是個斜羅鍋,喝酒坐的時間長會很難受。累了他會把一隻腳放在椅子上,過段時間再換另一隻腳。可怎麼換羅鍋還是斜向一邊,最後他幹脆把兩隻腳都放在椅子上,直接蹲在上麵。好像比坐著舒服,守著兩個晚輩也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