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推杯換盞(1 / 2)

此時的林之瀾正坐在朔州最大最豪華的明月樓裏,與龔連達和魏寶荃推杯換盞。

龔連達放下酒杯,笑眯眯道:“都說伏州林家的美人骨是望朝第一酒,之前我還半信半疑——現在,我可是真信了!”

林之瀾不卑不亢道:“國舅爺謬讚了,林家酒坊不過是小地方的作坊罷了,哪裏能與京城的酒坊相提並論。”

龔連達今年二十五歲,與風姿綽約的龔貴妃不同,龔連達身材矮胖,氣質猥瑣,小小的綠豆眼裏總是閃著不懷好意的光。

林之瀾不禁在心裏連連叫苦。

自己之所以親自來朔州,完全是因為魏寶荃大人從中牽線搭橋。

魏寶荃差人過來給他遞話,說是有一位京城的朋友很是喜愛林家的酒,希望能進一批林家的酒到京城去販賣。

這位朋友是京城的貴人,身家很是豐厚,希望林之瀾能親自過來洽談。

九年前,時任巡撫的魏寶荃路過伏州,救下了在林家門口即將臨盆的梅娘,還為梅娘立了碑。自此,林之瀾結識了魏寶荃。因為魏寶荃可說是林九娘的救命恩人,林之瀾對他一直很是敬重。

因此,這次魏寶荃一開口,林之瀾很痛快的就答應了。

如今的魏寶荃已辭去巡撫一職,回到故鄉朔州出任知州。

他今年已逾五十,頭發已是花白,但眉眼俊朗,身手敏捷,看起來並無一絲老態。

魏寶荃給林之瀾和龔連達各斟上滿滿一杯美人骨,笑道:“九年前一別,再次相見,林家大少爺已然風度不凡,不複當年之少年矣!”

龔連達頗有興趣的插話道:“哦?原來林大少爺和魏大人是舊相識?”

魏寶荃笑道:“曾在伏州呆過一段時間,但凡是伏州人,哪個不知道林大少爺的精明厲害呢?林大少爺十幾歲時就能把林家的生意打理得紅紅火火,實屬難得啊。”

龔連達抿嘴一笑,有些不懷好意的打量起林之瀾來。

之前忠勇侯白文斌就是中了龔連達在賭場設的局,欠了他十萬兩銀子。

龔連達知道忠勇侯沒有多少家底,也沒有多少過硬的關係,原本盤算的是白文斌必定湊不到十萬兩銀子,早晚會向他告饒,到時他便可以提出讓忠勇侯拿宅子來抵債。

伏州雖然遠離京城,但卻是一塊富庶之地,不但物產豐富,而且風景優美。

否則,禦華真王也不會選擇在伏州北郊的秋情山上隱居。

提到禦華真王,龔連達的感情有些複雜。

按說,禦華真王對龔家有恩。

龔貴妃出身寒微,初得聖寵時便招惹了不少嫉妒,承恩後雖被封為更衣,卻仍舊住在齊淑妃的玉秀宮中,整日都得看齊淑妃的臉色。

齊淑妃早年前也曾得過寵,但在她所生的二皇子夭折之後,皇帝對她的寵愛也日漸稀薄。

年華漸逝,恩寵已消,膝下又沒有子女,齊淑妃的日子過得雖然富貴,卻了無生氣。

所以,當齊淑妃發覺年紀輕輕的龔更衣竟有了早孕反應時,憤慨、嫉妒、傷感......一並湧上了心頭。

龔更衣是在齊淑妃的眼皮底下勾引到的皇帝,齊淑妃早就看她不順眼了。

恰巧那陣子國事繁忙,皇帝忙於政事,已有十天半個月沒去後宮了。

齊淑妃便想趁著皇帝還不知道龔更衣懷有身孕,早早的便將她肚子的孩子弄掉。

畢竟,當時皇帝膝下隻有兩名公主,尚無皇子。

若是龔更衣一舉得男,豈不是會母憑子貴,早晚騎到自己的頭上來?

齊淑妃雖想動手,卻又怕留下把柄,便讓貼身宮女到太醫院去請與自己相熟的王太醫,想請王太醫替自己出出主意。

誰知天底下竟就有那麼巧的事兒,宮女和王太醫竊竊私語的時候,正好碰上權鐵心來太醫院給禦華真王取藥。

權鐵心是兵部侍郎權尚本之子,武功高強,不單輕功蓋世,還能聽風辨物,稍加留心便將宮女與王太醫之間的私語聽了個清清楚楚。

權鐵心轉頭就將此事告訴了禦華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