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嬤嬤是林家的老人了,對於小烏氏的脾氣是再清楚不過,便也跟著附和道:“老太太說的是,要說,還是之前的大太太......”
“可不是嘛。”林老太太隱隱帶著怒氣道,“要說荻音那孩子真是不錯,長得好,脾氣也好,容我這個當娘的說句不中聽的,她嫁給東涯那都是委屈她了。隻可惜呀,走得太早了......若她還在,家裏哪還能出這麼些烏煙瘴氣的事。”
秦嬤嬤扶著林老太太坐到炕上,又倒了杯溫熱的茶,雙手奉到了林老太太的麵前:“您也別多想了,好在玨哥兒爭氣,再過幾年,說不定也能像當年的大少爺一樣,可以開始打理林家的生意了。到時候,咱們林家的生意一定會更加興旺的。”
一提到林世玨,林老太太的臉上頓時溢滿了笑容。
“的確,我老太婆還等著玨哥兒娶妻生子,等著當太奶奶呢。”林老太太剛把眉眼舒展開,卻又擰緊了眉頭,“隻怕讓小廝給九姑娘的馬車動手腳的幕後人真的是四姑娘,若不是她,那便是老大媳婦......這次她們沒得手,隻怕還會有下一次。”
秦嬤嬤勸道:“九姑娘自有林管家和大少奶奶關照,您還是別多費神了......”
林老太太沒再說話,隻是籠起了手,慢慢的半閉上了眼睛。
秦嬤嬤知道林老太太是累了,便慢慢的扶著她半躺下,又給她蓋了床薄被。
見老太太的呼吸漸漸均勻了下來,秦嬤嬤便輕手輕腳的出了屋子,又順手將門虛掩上了。
清心堂並不大,除了林老太太,也就秦、李、章、王四位嬤嬤。
秦嬤嬤原先是林老太太的陪嫁丫鬟,一生未嫁,陪伴了林老太太幾十年,一直是忠心耿耿,因此雖然她才智學識不出眾,辦事能力也不出眾,林老太太卻一直最倚重她,也最信任她。
秦嬤嬤比林老太太小四歲,今年也是五十六歲的人了。這幾年隨著年歲漸長,秦嬤嬤的心思也是越來越多。
按說她是林老太太身邊最得力的嬤嬤,不管林老太太在不在,林家都會為她養老送終,絕對是不會虧待她的。
但都說落葉歸根,林老太太本姓文,祖藉祁州,秦嬤嬤也是祁州人,四十多年前跟著林老太太來的伏州。林老太太在當姑娘時在娘家過得並不如意,出嫁了之後也很少和娘家聯係,頂多是逢年過節派人捎點禮回去,久而久之的也就和娘家人漸漸生分了下來。
林老太太膝下有兒子,有孫子,加上父母早已仙逝,對娘家並無多少牽掛。可秦嬤嬤卻不同,她一生未嫁,無夫無子,年紀越大,就越牽掛娘家的親人。
可是,她又不好在林老太太麵前提起此事。
畢竟,祁州山遙路遠,總不至於因為自己想念親人,就讓林家勞師動眾吧。
秦嬤嬤下定了決心,林老太太在一天她就伺候一天,若有一天林老太太不在了,那她便要回祁州去,看看故土,看看故人。
因此,她一直都待林之瀾很是客氣,為的就是萬一有那麼一天,林之瀾能給她行個方便,能多照顧她一些。
“也不知這日子怎麼就過得那麼快,一輩子就這麼過去了......”秦嬤嬤輕聲的嘟囔了一句。
當初陪著小姐嫁到伏州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可轉眼已經是四十多年。
曾經的如花美眷,已徹底的消失在了逝水流年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