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瀾今年二十八歲,歲數雖不大,可是掌管林家的生意已經有四五年了。
他十年前迎娶了伏州蔣家的嫡三女蔣萱,如今膝下已有兩子一女,均是由蔣萱所生。長子林世玨今年已經八歲了,繼承了林之瀾的聰明頭腦,對經商頗有天份,林家上下都已將林世玨視為未來林家的當家人。
林之瀾自幼喪母,不僅早慧,而且早熟,不似父親林東涯般隻愛風月,也不似二叔林東海般懦弱無能。林老太爺因著自己兩個兒子都不成器,上了好些年的火,突然發現長孫有慧根,當然喜不自勝,無論是在家打理生意,還是出門訪親會友,都將林之瀾帶在身邊。
林之瀾耳濡目染,很快便上了手,十五六歲時便成了林老太爺的得力助手。
年歲不饒人,上了六十之後,林老太爺便逐漸老眼昏花,思維遲鈍,一日賽過一日的力不從心。林老太爺清楚長子林東涯的為人,知道他向來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因此,林老太爺便橫下一條心,越過兩個兒子,直接將林家的生意交到了長孫林之瀾的手上。
林東涯雖然心有不甘,但他多少有些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掌管不了家族生意,也隻能聽從林老太爺安排。
林東海身為庶子,自然更不敢吱聲,隻管守著自己的院子過小日子。
林之瀾的地位和威望便一天天的起來了。
三年前,林老太爺病逝,林老太太整日在佛堂頌經念佛,家中之事一概不管,林之瀾便成了林家真正的當家人。
丈夫撐不起門麵,隻能讓繼子頂上,小烏氏這正房太太,頓時也就沒了底氣。
這些年來,林之瀾將林家的酒莊生意打理得紅紅火火,每年的收益進項自然也是水漲船高。林之瀾每年都會按比例給大房二房一定的分紅。去年,大房一年就分得了一萬二千多兩銀子,二房也分得了六千兩銀子。
林東涯是個愛玩鬧愛享受的,手頭上自然少不了銀子,於是那一萬兩千兩中,他就拿走了六千兩。
剩餘的六千兩,便由小烏氏掌管。
小烏氏娘家烏家以詩書傳家,雖也稱得上是小富之家,但資產比起林家還是差得遠了。六千兩對於她來說,已是一筆不小的巨款。
可是小烏氏手中握著六千兩,心裏想的卻是林之瀾手中的六萬兩,六十萬兩。
這次單單為了和忠勇侯府結親,林之瀾就能夠一下子拿出十五萬兩,可見他手裏至少有百萬兩白銀!
林之瀾之所以會想讓林九娘嫁進忠勇侯府,不就是不想讓自己的女兒和忠勇侯府搭上關係,從而影響到他在林家的地位嗎?
小烏氏看著像花骨朵般即將綻放的林四娘,不禁想入非非了起來。
如果四娘嫁入了忠勇侯府,那自己也會母憑女貴,在林家的地位也會扶搖直上。
若是四娘生下了嫡子......那可就是將來的侯爺!
自己雖沒有生下兒子,可是自己可以把庶子養在膝下,養得時間長了,不也和親生的一樣嗎?
小烏氏仔細想了想,林家大房如今有三位少爺,嫡出的大少爺林之瀾,庶出的三少爺林之瀚和六少爺林之渝。
林之瀚和林五娘同歲,今年十三了,太遲了,已經養不熟了。
林之渝今年三歲,還來得及。
小烏氏緩緩的坐了下來,突然開口道:“人呢,都上哪兒去了?”
守在門口的碧玉趕忙走了進來:“太太有事吩咐?”
小烏氏麵沉似水,壓低嗓音道:“還不趕緊把地上收拾了。還有,這幾天都老實點,嘴巴都給我閉緊,否則的話,別怪我不客氣。”
碧玉忙指揮著小丫鬟把地上的碎瓷片收拾了。
五娘和七娘見狀,便小心翼翼的告退出去,隻剩四娘一個人還留在小烏氏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