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瀾送走了忠勇侯府派來的媒人,終於鬆了口氣。
兩家交換了白秀楊和林九娘的庚貼,婚約便已訂下,但距離九娘及笄還有六年時間,怕就怕這六年時間會生出什麼變數。
若是真的生了變數,那十五萬兩銀子說不定就會打了水漂......
雖說林家是伏州首富,但白花花的銀子也不是大水衝來的,是林家曆經百年才慢慢積累下來的。
林之瀾是林家第四代的當家人。
林家雖然富庶,可是在望朝,士農工商的階層意識濃厚,林家就算再有錢,卻算不上有名望。
原本林家也想走科舉的路子,可惜林家子弟富貴日子過得久了,多半吃不了頭懸梁錐刺股的辛苦,偶而出個可造之材,也得先緊著自家生意,往經商方麵培養。
因此林家便存了用聯姻來提升自身名望的想法。
可是真正的貴族世家,素來以與商戶聯姻為恥,即使聯姻,也是庶子庶女的婚事,斷沒有讓嫡子娶商戶女,嫡女嫁商戶子的。
誰知天上突然就掉了個大餡餅下來。
兩個月前,忠勇侯府的侯爺白文斌突然差了親信前來林家遞帖子,言辭懇切的邀請林家當家人林之瀾前往侯府一敘。
林之瀾又是驚訝又是惶恐。
伏州地方不大,忠勇侯府是伏州唯一的勳貴之家,地位崇高。
林家雖然有錢,但畢竟隻是商戶,跟忠勇侯府根本不在一個圈子,平時也素無來往。
懷著滿腹疑慮,林之瀾去了一趟侯府。
忠勇侯白文斌表現得十分客氣,打了幾圈太極之後,白文斌終於吐露了邀林之瀾前來的目的。
他想找林家借二十萬兩銀子。
二十萬兩,林家不是拿不出,但絕不是一筆小數目。
林之瀾捫心自問,林家賺的每一分銀子都是辛苦錢,清清白白,犯不著為了怕得罪忠勇侯府而冒讓二十萬兩銀子打水漂的風險,於是便婉言拒絕。
白文斌並沒有生氣,而是直接提出,願用忠勇侯世子夫人的頭銜來換二十萬兩銀子。
林之瀾先是一驚,而後又有些心動。
但是他生性謹慎,隻推辭家中祖母和父親健在,自己不敢擅自決定妹妹婚事,需要回家與長輩再行商議。白文斌也不強求,給了他十天時間考慮。
在這十天裏,林之瀾派人查清了事情的來由。
原來,忠勇侯白文斌在外欠了十萬兩的賭債。
數十年前,忠勇侯府的老侯爺白西洵跟隨先皇征戰沙場,舍了半條命才換來先皇禦賜的爵位。
白老侯爺為人忠厚低調,被封爵後不久便向先皇請辭,說是自己年邁體弱,無力再向先皇效忠,還望先皇體恤,準其告老還鄉。
先皇感念白老侯爺的忠勇,不僅恩準白老侯爺告老還鄉,忠勇侯三代不降爵,還特地賜婚,將端敬長公主的三女淑榮郡主嫁給了白老侯爺的獨子白文斌。
白老侯爺自此退出漩渦中心,回到伏州老家,頤養天年。
白老侯爺仙逝之後,便由世子白文斌承襲了爵位。
白文斌雖是白老侯爺獨子,脾氣秉性卻不肖其父。他嫌伏州地界小,不夠繁華,便時常帶著親信上京城流連,往往一待就是數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