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大航海時代(2 / 2)

劉君韜在稟報完呂宋戰事的經過之後,便起了結社法案的事情,簡要彙報了一些具體內容,便解釋道:“陛下,此法案一旦推行,民間百姓便可以自行結社通商,在朝廷的監管下彙通南北、行商下,民間百姓甚至可以與各國商賈通商,不過就要向朝廷繳納一定的關稅,具體細則朝廷已經厘定出來。”

“陛下,參照此前山東、山西的試行結果,此結社法案如果在全國推行,財政部的收入將會增長三成,到時候商稅和關稅,將會取代人頭稅等傳統稅種,成為我大明第一、第二大稅源!”

成化帝聽著劉君韜的講解,不住地點頭讚同,並且自己此前也對山東和山西鼓勵經商的方略有所研究,明白劉君韜所言非虛。

不過,成化帝還是有些擔心,一旦這些商人失去了往日的嚴格管製,會不會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麵?

劉君韜解釋道:“陛下,朝廷雖然是鼓勵通商,但絕不是讓商賈失去約束,所有商人都要在大明律的框架下,被結社法案、工商法案等商事法案嚴格約束,絕不會讓這些商人做大的!”

“嗯!”

成化帝道:“如此,朕就批準這個法案。不過,法案實行之後,不但要鼓勵各省之間的商人進行結社、通商,還要讓我大明的商人走出去,多賺一些別國的財富,這才是最好的!”

劉君韜聞言暗暗吃驚,誰華夏的君王沒有商業頭腦?隻是實事不允許罷了!現在成化帝的主張,不就是後世西方的重商主義的原型嗎?

“陛下放心,此法案一旦推行,臣料定,大江南北的造船業肯定會迎來又一個高峰!出海行商的商社也會如同雨後春筍一般成立的!”

“如此,最好!”

十日之後,朝廷正式頒布結社法案,一時間朝野為之震動。而民間對茨反應更是激烈,一時間大江南北到處都是擁擠在各府縣衙門口的百姓,這些百姓紛紛舉著各家銀行開具的“財產證明”,以及合股證書、結社合同等文書,準備在官府登記結社的。

與此同時,北直隸、山東、福建、廣東、廣西、遼東等沿海地帶,凡是能夠建造海船的造船廠都是訂單量大增,短短一、兩個月的訂單量,便已經超過之前數年之和了!

一時間大明帝國的造船業極度繁盛了起來,各種已經在朝廷登記備案的新技術、新工藝被迫不及待的用在了這些新建造的海船上,極大的推動了大明造船技術的發展。

截止到成化六年七月,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裏,財政部光是登記商社收取的手續費就已經達到十幾萬兩銀子,要知道成立一家商社所收取的手續費,隻需要注冊資金的萬分之一而已,由此可見民間結社規模之大!

而且,各地彙集上來的數據顯示,兩個月內,大明各地新成立的商社數量不下十八萬家,而且增速還在加快之鄭在大明各地造船廠訂購的海船數量,已經達到三千多艘,而且依舊在增加之中!

成化帝和劉君韜都沒有預料到,大明民間竟然有如此巨大的財力,大明的百姓竟然有如此大的魄力!

劉君韜如今已經極度興奮,不過麵對幾乎是井噴規模的民間經商力量,劉君韜也有些手忙腳亂,開始為民間商賈力量鋪路。

首先,劉君韜下令在呂宋島修建大心中轉港口,作為大明海商出海的中轉地。駐守在呂宋島的大明西洋艦隊全程為海商提供護航服務,並且可以為海商供應淡水、食物和藥品。

其次,劉君韜還命令在大明各省之間的交通要道修建中轉站,專門為在國內行商的商賈提供方便,全麵鼓勵商業和工業的發展。

自此以後,大明的工商業開始了一個持續井噴狀態的大發展,大明的商人開始了原始資本的積累,大明的工業家也開始了原始技術和生產資料的積累,迅速為依舊昂揚強盛的大明注上了一劑強心劑!

與此同時,大明西洋艦隊通過不斷的護航,也逐漸掌握了後世印度洋、太平洋等處航道的水紋情況,海軍將士的技藝也在飛速增長。

劉君韜也及時下令讓北洋艦隊、南洋艦隊加入到護航隊伍中,最大程度的鍛煉大明海軍的能力和戰力。

此時,大明帝國終於開啟了屬於自己的大航海時代,華夏也如同一條如日中的巨龍,開始在東方升騰起來,光耀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