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軍出征(2 / 2)

隻見策軍將士們腳下穿著鐵網戰靴,手帶鐵線手套,頭戴著八瓣黃銅明鐵盔,就連將士們的臉都戴著麵目猙獰的鐵質麵具。

遠遠望去,隻見蕭瑟的曠野之盡是一片火紅,策軍將士們鮮紅的戰衣似乎要將世間萬物焚燒一空一般,威武和熱烈!

策軍將士們不但防護到位,而且手的兵器更是精良,先不猶如叢林一般的刺刀、寒光凜凜的斬馬長刀,光是那一杆杆烏黑亮的精良燧鳥銃、沉重厚實的神機炮車、各式火炮,就足以讓圍觀的百姓、豪商心神巨震、興奮不已。

一名上了年紀的豪商不禁感歎道:“寧北伯麾下的將士如此精銳、兵備如茨精良,看來咱們這回是押對寶了。此戰,國朝一定能夠大勝韃虜、凱旋而回!”

周圍的一眾豪商皆是深以為然,紛紛喜上眉梢。

與此同時,中樞部部長藍思齊率領中樞不、商部、民部等留守官吏,以及大同鎮總兵官薛桐等留守將領全都前來為出征大軍壯校

看著出征的策軍將士,大同鎮總兵官薛桐等人都是臉色漲紅的道:“我策軍將士如此雄壯,此戰過後韃靼部還能剩下幾人?我等豈不是沒有機會征伐韃擄了嗎?”

劉君韜聞言則是安慰了薛桐等人一番,言道如今哈密衛還未收複,大明周邊的強敵還是有的,保證下次出征的時候一定盡力將眾人全部帶上,以便讓眾人也跟著自己建功立業。

了一會兒之後,劉君韜眼看出征的吉時已到,便道:“諸位,時辰不早了,請回吧。山西就拜托諸位照看了,等到國朝大勝、將士凱旋之日,咱們再痛飲三百杯!”

完,劉君韜便對前來送行的眾人一一抱拳作別。

看著翻身上馬的劉君韜,看著列陣向北的大軍將士,眾饒心除了不舍以外,更多的是濃濃的豪情,是對扞衛國朝的英雄們的崇高敬意。

這時,大同鎮總兵官薛桐突然大聲吼道:“擂響戰鼓!為弟兄們壯行!”

薛桐身後的大同鎮眾將齊聲大吼:“擂響戰鼓!”

頓時,大同鎮城頭上的戰鼓全部響了起來,雄渾的戰鼓聲響徹際,周圍的百姓、官紳全都被激昂的戰鼓聲所感染,紛紛振臂高呼,為出征的將士們打氣。

而此時,十三萬餘出征大軍的方陣也響起了嘹亮的戰歌:

“披鐵甲兮,挎長刀。與子征戰兮,路漫長。同敵愾兮,共死生。與子征戰兮,心不怠。踏燕然兮,逐胡兒。與子征戰兮,歌無畏。”

話分兩頭,各表一枝。

自從廣寧城失陷之後,遼東總兵官便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整頓遼東的防務。

由於之前遼東總兵官風聞韃靼部可能會東進的消息,曾加緊練兵、修備武器,遼東所需糧草、火藥等重要物資都能及時供應。

但此時,遼東總兵官麵對韃靼部十萬大軍日益明顯的戰略企圖,卻始終沒有做好全麵開戰的準備,糧草、兵器都沒有進行囤積,分布在遼東各地的守軍也沒有及時調集到遼陽、沈陽周邊集結起來,依舊將希望全都放在朝廷的援軍上,並不準備親自率軍和韃靼部大軍死戰到底。

不但如此,遼東總兵官還非常不是時候的亂善心,將數千躲避韃靼部大軍的“難民”安置到了遼陽城之中,並且從招募了數百壯丁為輔兵,專門協助守軍守城。

雖然遼東鎮總兵官的想法是好的,想著那些“難民”在獲救之後會對自己心存感激,能夠在自己的號令下為國朝效力,這樣能增強遼陽的防守力量。

但是現實往往是殘酷的,這些“難民”不但沒有心懷感激、盡心守城,反而在遼陽城內幹起了奸?淫擄掠的勾當,對於遼東鎮總兵官的一些命令也是置之不理,弄得遼陽城內民怨沸騰,守城將士更是怨恨不已,由此明軍將士軍心大亂。這些“難民”進入遼陽城內之後,不但城內的防守力量,沒有任何的增強,而且還頻生動~亂。

麵對這樣的情形,遼東鎮總兵官也知道自己辦了一件蠢事,於是便想要將那些“難民”遷到別處去。

但是俗話得好:請神容易送神難。

遼東鎮總兵官剛一下達遷出“難民”的命令,遼陽城內的那些所謂的難民便紛紛鼓噪了起來,那些之前被招募的“難民”兵丁更是叫囂著,甚至是以嘩變來威脅遼東鎮總兵官,開始故意製造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