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入社心如鐵(2 / 2)

現在策軍普通士兵每三頓飯,午飯有二兩肉,三給一碗酒。

經過此番的調整之後,各級將領、武悼社將士的夥食改成了午飯和晚飯都有肉吃,而且肉量和材數量都是級別越高數量越大。

如此一來,這項製度隻執行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策軍各部將士便都自發的開始瘋狂~『操』練。

因為劉君韜在製定了這個等級製度之後,也頒布了一個晉升的製度。

在戰時就不必多了,隻要有戰功,便可以晉升。

但是在沒有仗可打的時候,策軍將士便可以通過挑戰自己直屬上官的途徑,來獲得晉升的機會。

按照劉君韜的設想,任何將士,隻要能夠在戰技上勝過自己的上官,挑戰三次,三局兩勝,便可以取而代之!

當然這種挑戰晉升的機製隻限於哨長及哨長一下的將士,而且挑戰獲勝之後,還必須要經過武烈堂的學習才能夠就職。

即便是這樣,劉君韜的這條命令發布之後,策軍所有將士都沸騰了起來,所有哨長一級以下的將士全都日以繼夜的開始『操』練,沒有人願意落後於人。

隨著劉君韜的一係列改革,策軍各部將士的士氣陡然暴漲,策軍將士的待遇也大幅度的提升,使得山東各地都對加入策軍無比的向往。

以至於民間許多尚未婚配的女子家中,都是想方設法的托人,要將自家的女兒嫁給策軍將士。

一時間,策軍將士成了山東各地的“明星”群體,就連一些書生也為之向往。

再加上已經陸續投入使用的各地軍校,以及正在加緊修建的濟南府武烈堂、玉山鎮武烈堂、安東衛碧波堂三處高等軍校,一時間整個策軍上下都是崇文尚武,將士們真正做到了一手刀劍殺伐、一手詩書教化!

策軍如此,連帶著使得山東各地民間都是陽剛之氣凜然,民間百姓也是議論紛紛,民間的武館更是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

就連策軍將士的軍服也成為了民間效仿的對象,不少的裁縫鋪都開始定做類似於策軍將士常服的衣服,一時間大街上到處都能夠看到身穿大紅“戰服”的百姓,這也成為了山東各地的一條風景線。

當劉君韜聽著情報部部長劉子安的彙報,得知此時策軍各部的狀況,已經山東各地民間已經掀起的風氣之後,非常的欣慰。

對於劉君韜來,這樣的風氣才是華夏應該有的風氣,崇文尚武、自強不息,這才是大明應該弘揚的!

那種文盛武衰,上上下下總是無病呻『吟』,以舞文弄墨為能事的風氣,隻會將大明帶入萬劫不複的深淵,就如同後世明末那樣!

也正是這個原因,劉君韜才會在待遇、服飾等各方麵,不遺餘力的提高策軍將士的地位,寧遠讓商部每年多花十幾萬兩銀子,也要做到這一點。

劉君韜心中非常明白,策軍就算再強,早晚有一也會消失,畢竟沒有永遠存在的軍隊。

所以,劉君韜便想要讓這種崇文尚武的風氣,讓大明上上下下剛烈不屈,這樣一來,就算終有一策軍不存在了,大明依舊能夠雄踞東極,屹立不倒!

就好像入了武悼社的將士一樣入社心如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