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一落,曹吉祥的臉色便變得很難看。
司設監雖然是內官監,但向來和兵部不對付,曹吉祥這個司設監太監自然也對兵部尚書於謙很是看不慣。
曹吉祥冷笑一聲,道:“無妨!隻要太上皇在,咱們就還有東山再起的一,到時候他於謙的好日子可就到頭了!”
幾之後,兵部將朝廷的封賞以及景泰帝的旨意快馬送往大同鎮城,並且動用了北鎮撫司一百名精銳錦衣衛全程護送。
此番朝廷的封賞可謂是厚重:
裁撤兗州鎮,於濟南府增設山東鎮;兗州鎮總兵官劉君韜轉任山東鎮總兵官,開幕府,加總兵大印,封正三品上輕車都尉(武勳),授昭勇將軍(武散階)。
原兗州鎮各營將官敘功加封武勳、武散階,並發放鎧甲、良駒,大軍將士也多有嘉獎。
(此處山東總兵官防區不包括遼東地區:在明代,遼東地區在行政上歸屬於山東管轄。)
在大明朝,總兵之間的地位也是有所不同的,一般的總兵官都是不加將軍印的,一旦加了將軍印,那在品階上便比無印總兵官高一級。
所以,此番朝廷對劉君韜的封賞可謂是厚重了!
不過,包括劉君韜在內,全軍將官的職位並沒有什麼提升,畢竟此時劉君韜已經是總兵官了,麾下參將數名、遊擊將軍十多名,官職上已經基本上沒有什麼上升的餘地,除非劉君韜可以再進一步。
所以朝廷才會如此大規模的為眾將加封爵位,在爵位和錢財上為眾將找回平衡。
其次,此番朝廷封賞,景泰帝還特意下旨,為劉君韜所部大軍封名,大軍被禦封為策軍。
此番對劉君韜及其麾下大軍的封賞,景泰帝還特意下口諭要記錄在邸報上明發下。
在大明,邸報是下各地官吏、百姓得知下大事的最主要途徑。
邸報是各級官員向朝廷遞送奏章,在朝廷批複之後,轉給六科,再由六科把每一份奏章都抄下副本,去粗取精,彙編在一起,每隔四、五出一期簡報,下發給京官和地方大員,並允許下層官吏和普通士紳、百姓傳抄,白了就是大明版本的報紙。
朝廷的封賞消息隨之傳開,京城內外頓時就炸開了鍋,坊間議論著朝廷對劉君韜及其所部將士的封賞,一時間劉君韜和麾下將士都成了大明坊間的知名人物。
對此,右都督石亨和司設監太監曹吉祥都是冷眼看待,雖然二人心中都是很憤懣,但都沒有什麼出格的舉動。
而朝中的文官集團則是朝議紛紛,不少禦史言官都是上奏,表示朝廷對劉君韜的封賞太過了,建議對此番封賞“精簡”一番。
但是景泰帝對此置若罔聞。
雖然此時太上皇正統帝已經被壓製得穩穩的,但是景泰帝心中還是有些不放心,所以便想要重賞劉君韜,將這員從無敗績的虎將收為心腹,盡快將自己信得過的文臣武將提拔起來,讓太上皇正統帝再無崛起的可能!
一時間,大戰之後的封賞變成了一股旋風,將朝野中的各方勢力都卷入其中,甚至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旋渦,不知會席卷到何處去!
在這期間,監察禦史徐有貞卻是出奇的安靜,雖然也是和朝中的禦史言官來往過密,但卻並沒有對此番的封賞風波發表任何意見。
徐有貞向來都是牆頭草,此番和石亨、曹吉祥疏遠就是證明。
“劉君韜?沒想到還真是一個過江龍啊!看來我也要和其打好關係,日後不準什麼時候就會需要其幫助!”
徐有貞心中打著如意算盤,對其來,隻要是能夠對自己的仕途有所幫助,不管是什麼人,都是要結交一番的。
如果此時劉君韜能夠看到徐有貞的一番嘴臉,估計肯定是鄙夷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