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著無不振奮,高冉更是笑著道:“如此一來,到時候韃虜定然是姑下麵,顧不得上麵,姑上麵,顧不得下麵,狼狽不己!”
眾人聞言都是哄笑了起來。
劉君韜也是笑了笑,繼續著自己的設想。
這三個波次,每波之間相距約五十步,一百步,之間的空地,可立一些帳篷竹篷,作為傷亡大軍將士的救護之處將士們的歇息之處,以及長刀手、投雷手的屯兵出擊之處。
每道矮牆之間,都會留出許多空位,可供牆內戰士視情況出擊。
“我兗州鎮的將士豈是豆腐渣兵,隻會死待著硬守?咱們自是有守有攻,守中不時出擊,便是輜重營將士也不例外!”
劉君韜此話更是鼓舞著眾饒士氣,紛紛附和著,甚至周宗勝還建議自己率領本部兵馬在山下策應主力大軍,以便不時襲擾瓦剌大舉難道側翼。
當然,這些矮牆空位是不規則的,比如第一道矮牆空位進去,麵對的卻是厚實的牆壁,需往左或往右幾步,十幾步,才能繼續摸到空位道路。
而且,每波前方的矮牆空位,還可放置火炮,一炮打出去,定讓攻牆的瓦剌韃子兵鬼哭狼嚎,苦不堪言、傷亡慘重。
這還沒完,護衛這些矮牆的,還有眾多的凸出之處,便如城牆的馬麵敵台一樣。
各部將士們可從側麵,對攻擊矮牆壕溝的敵人進行射擊。
以兗州鎮鳥銃手的火銃威力,大至每隔一百五十步,可有一個凸牆。為防死角,凸牆前端,需建成銳角形。
比如第一波第一道矮牆的道路空位處,左右就有兩道凸牆拱衛,使得這開口處,有若凹陷進去一樣。敵人攻擊通道,便陷入左右兩賭火力打擊之下。
在陽和坡的東北處靠河邊,離河不遠。也修數道矮牆,一直修到山的西北處,一護水源,二防止敵人順河水而上攻擊。畢竟河水不深,隻到膝蓋處。
此外,陽和坡的西北處雖然陡峭,又溝壑縱橫,不過慎重起見,也需設數道防線,以便防止瓦剌的精銳兵馬冒死進攻。
最後,劉君韜還準備在山頂處架立火炮,建立一處火炮陣地,完全可以將整個戰場納入火炮陣地的轟擊範圍內。
並且以火路墩為眺望點,到時候四周態勢,便可一覽無餘。
聽著劉君韜一一道來,兗州鎮各營各將都在心中快速盤算相關的部署。
同時,張玉清率領的眾讚畫更在心中想象,若陽和坡防線置於沙盤上,該是一副什麼樣子。
此時,經過劉君韜的錘煉,雖然各將的文化程度並不算很高,但也算是識文斷字的。
而讚畫部的眾讚畫更是頗有學識,專業程度強,很快的,眾人便在心中構勒出一副立體的陽和坡防護圖,眾人都覺得陽和坡防線肯定非常厲害,也先要是有膽子率軍來攻,定然會傷亡慘重。
劉君韜一一完自己設想之後,便冷笑道:“如此部署之後,也先要想攻占我陽和坡防線?不死個三、五萬人,那就是妄想!”
眾人聞言都是大吃一驚,按劉君韜的布置,韃虜攻占陽和坡防線,竟要死個三、五萬人?
不過望著冷笑的劉君韜,眾人隻覺一股寒意直冒心頭,都不由自主相信。皆盡為韃虜悲哀,若強攻該地,定然流盡鮮血。
一番布置之後,劉君韜便讓張玉清回營之後立即完善沙盤和輿圖,同時命令各營的輜重兵立即上山修築防線,並且各營兵馬做好上山的準備。
此時,劉君韜帶著眾惹山遠望,望著東麵依稀可見的白登山,不禁感慨道:“當年漢高祖被匈奴人圍在白登山,可謂是我漢家的奇恥大辱!今日我等再次保衛大同城,就要在這雷公山血戰瓦剌大軍,在此揚名立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