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劉君韜在奏折中建議:朝廷應盡快封閉九邊各處關口,徹底切斷瓦剌獲取鐵器、食鹽、茶葉、糧食、藥品等戰略物資的途徑。
同時,朝廷應立即調集各地精兵強將,趁著也先還未整頓大軍,也沒有來得及擴充兵馬,先一步殺向草原,將即將崛起的瓦剌徹底扼殺在搖籃之中!
幾之後,劉君韜的這封奏折被送到了兵部尚書於謙的手中,隨之一起送到的,還有劉君韜的一封親筆信,信中的內容和奏折幾乎一樣。
於謙看完之後也是對劉君韜的戰略觀念大為讚賞,立即將劉君韜的這份奏折呈遞進宮。
當景泰帝看到劉君韜的奏折之後,雖然心中也是有些被動了,不過一想到正統帝就是因為和瓦剌開戰而丟失的皇位,自己難道也要和瓦剌再打一場嗎?
景泰帝擔心此戰一旦戰敗,那自己的聲望便會在頃刻間瓦解,正統帝極有可能趁此機會東山再起!
於是,景泰帝思前想後好幾,最終還是將劉君韜的這份奏折放在了一邊,對此沒有任何的回應。
當然,對於劉君韜,景泰帝還是非常賞識的,至少從這封奏折中就可以看出來,劉君韜是有真本事的大將,而且還是個帥才,是忠心為國之人!
景泰二年三月。
劉君韜等待了一個月的時間,也沒收到景泰帝對自己奏折的任何反應,不禁失望不已。
就在這時,探查部藩邦司送來了最新的情報:
也先在瓦剌汗帳稱汗,全稱“大元田盛(聖)大可汗“,建年號“添元“!
同時,根據探查部藩邦司的情報,也先在稱汗之後,便開始在各部征調兵馬,目前瓦剌的兵力已經達到三十萬(也先遣散了一些老弱兵馬,所以之前兵力有所減少),而且還在進一步增加之中!
“該來的終於還是來了!”
劉君韜聞訊不禁長歎一聲。
與此同時,也先還特意遣使向大明告知自己稱汗,並致書景泰帝:“往者元受命,吾今已得其位,盡有其國土、人民、傳國玉寶。故此,吾宜順應道,遣使臣與明和好,庶兩家共享太平。“
在這份國書之中,也先先是明他已重建元朝,希望得到大明朝廷的承認。
同時,也先派出的使者還提出,欲以良馬、貂鼠皮、玉石等財貨,向大明換取“黃紫大紅織金九龍緞匹、黃紅彩緞衣服、金壺、金碗“等元朝皇帝禦用之物,以便作為也先稱帝之後的用度。
不過,此時的景泰帝可謂是憤怒不已,也先國書中提到的傳國玉璽本就是大明的死穴,當年洪武皇帝朱元璋為了追殺掌管玉璽的故元太子,有時連大軍打下來到手的土地都可以不要,就是為了追擊故元太子,可是最後還是讓這個狗韃子帶著傳國玉璽逃掉了。
這時,也先竟然堂而皇之的在國書中告訴景泰帝他掌握了傳國玉璽,而且要登基成為元朝皇帝,景泰帝沒有當場氣暈過去,已經是“心態良好”了!
至於也先使者提到的準備換取的“黃紫大紅織金九龍緞匹、黃紅彩緞衣服、金壺、金碗“等元朝皇帝禦用之物,景泰帝更是沒有答應,而且還當著也先使者的麵,將這些器物全部焚毀!
之後,景泰帝便做了回書,在國書中當然是拒不承認也先為元朝可汗,回書中仍然稱也先為瓦刺可汗,同時責令也先立即遣使稱臣朝貢。
這下朝之後,景泰帝心中隱隱有些後悔,後悔自己沒有聽取兗州鎮總兵官劉君韜和兵部尚書於謙的建議,以至於如今也先猖狂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