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劉子安“喋喋不休”的介紹,藍思齊、趙淩、張玉清三人已經是心動不已,三人心中都是暗道:“看來這玉山鎮還真不是一般的地方,參將劉君韜也是一位雄主!”
這一路上的見聞,更是堅定了三人投靠劉君韜的決心,同時也對劉君韜的筆試、麵試考核有些擔心,不知道劉君韜會考眾人什麼。
沒過多久,劉子安便領著三人來到了衙署,進入衙署之後,便徑直帶著三人來到了廂房的一間屋子裏。
此時,藍思齊、趙淩、張玉清三人見到屋子裏已經擺放好了三套桌椅,這三套桌椅彼此之間相距甚遠,就如同是一處微型的科舉考場一般。
此外,還有兩名文人模樣的熱候在一旁,看樣子這兩個人便是“監考先生”了。
劉子安笑著道:“三位,我家將軍已經親自出好了試卷,還請三位在此答題,時間為一個時辰,三位答好試卷之後交給這兩位先生便好。”
藍思齊、趙淩、張玉清三人雖然都不知道劉君韜會如何考核自己,但是也相信自己的才學,準備好好答題,將自己的能耐顯露一番。
劉子安接著道:“三位準備一下,一會兒便要開始考試了,等到考試結束之後,三位之中通過者,將會由我家將軍親自宣布。”
劉子安離開之後,藍思齊、趙淩、張玉清三人便開始了筆試考核。
當卷子發下來之後,三人見到卷子上隻有一個題目:論瓦剌、韃靼之禍與大明邊防之要!
三人一看這正好是自己擅長的實用之學,而不是那些四書五經、摘詞尋句的題目。
於是,藍思齊、趙淩、張玉清三人都是開始奮筆疾書,洋洋灑灑數千言轉眼之間便躍然紙上。
“夫瓦剌、韃靼皆大漠之胡,水火不容之仇敵,國朝應分化而治,不可使之合二為一,攻其強者、扶其弱者,方可穩固北地邊防之形勢……”
“如今衛所兵馬已不堪戰,朝廷應大力整編營兵,於九邊各地廣設總兵、軍鎮據守,裁撤衛所兵馬以節省軍資……”
“朝中文武之爭愈演愈烈,大有黨爭之勢,朝廷切不可任其發展,而應使之相互製衡,切不可以文禦武重演兩宋之積弱,也不可以武統文再現五代之亂世……”
一個時辰之後,藍思齊、趙淩、張玉清三饒試卷便被呈送到了劉君韜的麵前。
三人在試卷上將自己對大明弊政、邊防形勢、周邊勢力的分析十分實際,提出的各項解決辦法也是切實可行,從朝局、軍製、形勢等各方麵入手,分析了瓦剌、韃靼勢力發展與大明邊防之間的關係,讓劉君韜看了大呼過癮!
劉子安眼見劉君韜不住的點頭稱讚,心中也是有了計較,便道:“將軍,是不是將他們三人請過來,進行麵試考核?”
劉君韜看完了三饒試卷,笑著道:“好!將他們三人請過來!”
沒過一會兒,藍思齊、趙淩、張玉清三人便來到了劉君韜的麵前,劉君韜笑著讓三人落座,劉子安陪坐一旁。
接著,劉君韜便和三人聊起了,漸漸的讓三人放鬆了下來。
緊接著,劉君韜便話鋒一轉,和三人聊起簾前北方的局勢,這一聊眾人便忘記了時間,一直聊到了入夜時分!
次日一早,劉君韜便將尚在玉山鎮的唐宇、郭永忠、劉子安召集了起來,當眾宣布成立玉山鎮讚畫部,部長便由考核成績第一的藍思齊出任。
新設的讚畫部下設戰略司和參謀司。
其中戰略司具體負責玉山鎮大體發展戰略的謀劃,以及製定玉山鎮對待各方勢力的方向性政策,司丞由趙淩擔任;
而參謀司則是具體負責玉山鎮各營將士出征的臨場謀劃,以及為劉君韜提供各種計策參考,司丞由張玉清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