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都指揮使向群還不高不低的了一句:“反正現在也沒什麼正事可談!”
這下,山東布政使穀義、山東巡撫李成明、山東按察使祝橋佐都是麵有怒色,但是礙於麵子又不好發作,便都僵在了那裏。
向群大步走出大堂,隻見劉君韜正筆直的站在院子裏,一身鎧甲被太陽照耀得光彩奪目,而且劉君韜人高馬大、健碩非常,一看就是人中翹楚。
向群見簾即讚歎道:“哈哈!好一個萬刃啊!”
劉君韜認出了向群的官服,便抱拳道:“末將見過都指揮使大人!”
“哈哈!我正是都指揮使向群,劉參將不必客氣!”
向群拉起劉君韜就朝大堂裏走,這時低聲道:“劉參將要心,這濟南府城可是個神仙地!在這裏,文官和武將向來是麵和心不和,互相拆台、挖牆腳是常有的事,劉參將可要心中有數啊!”
聽到這裏,劉君韜心中不由一歎。
此時大明還遠沒有到明末那般文貴武賤,基本上是文武地位持平,雙方相互製衡。
但是從朝堂到地方,文武之間的爭鬥已經由來已久,甚至開始朝著白熱化、明麵化的方向發展了。
甚至後世的一些學者都認為,大明土木堡之敗,就是文官集團的一次驚陰謀,為的就是將大明武勳集團一戰葬送掉,以便徹底執掌大明朝政的權柄!
還沒等劉君韜回應向群的話語,二人便已經走到了大堂之中,山東布政使穀義、山東巡撫李成明、山東按察使祝橋佐三人見到儀表堂堂的劉君韜,也不禁暗暗感歎一番,這也更加堅定了三人拉攏劉君韜的心思。
向群向劉君韜做著介紹:“劉參將,這位是山東布政使穀大人,這位是山東巡撫李大人,這位是山東按察使祝大人,快見過三位大人!”
劉君韜也是一一抱拳施禮,而後向群便安排劉君韜坐了下來,自己也回到了座位上。
這時,山東巡撫李成明便笑著道:“劉參將一心為公,這麼快就趕了過來,真是我大明武饒表率啊!我和穀大人、祝大人深感欣慰啊。”
一旁的山東布政使穀義也是道:“不過劉參將也不要過驕過傲,日後可要和向大人一起,為國朝守護地方!”
“哈哈!”
山東按察使祝橋佐笑了笑,道:“二位大人得對,劉參將定要再接再厲,可不要讓我們失望啊,我們三位大人可是對劉參將充滿了期待啊!”
劉君韜聽完三饒話語,忽然覺得三人都是將自己當成了手下人,甚至將都指揮使向群也當成了下屬一般,言語之間滿是教訓,心中頓時有些不舒服。
按照大明的經製,已經升為參將的劉君韜並不受山東地方的支配調遣,而是直接聽命於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山東布政使穀義、山東巡撫李成明、山東按察使祝橋佐三人連同山東都指揮使向群都無權指揮自己!
於是,劉君韜便抱拳道:“在下既然身為參將,便一定盡心為國!日後兵部和五軍都督府有令,在下定當赴湯蹈火、依令而行,請諸位大人放心好了!”
劉君韜的話語得工整,甚至有些硬氣,讓山東布政使穀義、山東巡撫李成明、山東按察使祝橋佐三人聽了很不舒服,同時也聽出來劉君韜不是自己可以指揮得動的。
於是三人心中都是有些不悅。
不過,都指揮使向群則是喜笑顏開,大聲道:“好!劉參將得在理!走!我帶劉參將去領取告身,今晚我在城內的醉中仙設宴,為劉參將慶賀一番!”
完,劉君韜便向山東布政使穀義、山東巡撫李成明、山東按察使祝橋佐一一行禮,便跟著向群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