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官舍偶題王禹偁①
薄官苦流離,壯心早已衰。
鶯花愁不覺,風雨病先知。
曉月晃竹屋,寒苔疊槿籬②。
無人慰幽寂,庭柳自低垂。
①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濟州巨野(今山東巨野)人。太平興國八年(983)進士,官至翰林學士、知製誥。詩學杜甫、白居易,洗練平易,對北宋初年詩風的轉變產生了很大影響。②槿(jǐn):木槿,落葉灌木,花有紅、白、紫等顏色。
中秋月韓琦①
月滿中秋夜,人人惜最明。
悲歡徒自感,圓缺本無情。
天外有相憶,世間多不平。
嫦娥難借問,寂寞趁西傾。
①韓琦(1008—1075):字稚圭,自號贛叟,相州安陽(今河南安陽)人。天聖五年(1027)進士,官至樞密副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旅館寫懷林逋①
垂成歸不得,危坐對滄浪。
病葉驚秋色,殘蟬怕夕陽。
可堪疏舊計,無複更剛腸。
的的孤峰意,深宵一夢狂。
①林逋(967—1028):字君複,錢塘(今浙江杭州)人。隱居孤山,種梅養鶴,終身不娶。諡和靖先生。詩風平淡閑遠。
書端州郡齋壁包拯①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
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
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
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
①包拯(999—1062):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天聖五年(1027)進士,官至樞密副使。為官清正,執法嚴明,親理訴訟,吏不敢欺,是中國曆史上有名的清官。
眾樂亭司馬光①
橫橋通廢島,華宇出荒榛②。
風月逢知己,湖山得主人。
使君如獨樂,眾庶必深顰③。
何以知家給,笙歌滿水濱。
①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陝州夏縣(今河南陝縣)人。寶元二年(1039)進士甲科,官至左仆射兼門下侍郎。著有《資治通鑒》。②榛(zhēn):榛莽,叢生的草木。③顰(pín):皺眉。
靜思篇周敦頤①
靜思歸舊隱,日出半山晴。
醉榻雲籠潤,吟窗瀑瀉清。
得閑方達士,先計隻勞生。
朝市誰頭白,車輪未曉鳴。
①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學者稱濂溪先生,道州(今湖南道縣)人。北宋熙寧初官至廣東轉運判官。為宋代理學創始人。
秋風王安石
揫斂一何饕①,天機亦自勞。
牆隈小翻動②,屋角盛呼號。
漠漠驚沙密,紛紛斷柳高。
江湖豈在眼,昨夜夢波濤。
①揫(jiū)斂:收聚。饕(tāo):貪婪。②牆隈(wēi):牆角。
宿雨王安石
綠攪寒蕪出,紅爭暖樹歸。
魚吹塘水動,雁拂塞垣飛①。
宿雨驚沙盡,晴雲晝漏稀。
卻愁春夢短,燈火著征衣。
①垣(yuán):城牆。
獨坐任伯雨①
得喪榮枯事,悠悠過耳風。
此身猶是幻,何物不為空。
酒聖心常醉,詩窮語更工。
小軒搔首坐,斜日滿窗紅。
①任伯雨(生卒年不詳):字德翁,眉山(今屬四川)人。元符中為右正言,紹興初贈諫議大夫。
登燕子樓①陳師道②
綠暗連村柳,紅明委地花。
畫梁初著燕,廢沼已鳴蛙。
鷗沒輕春水,舟橫著淺沙。
相逢千歲語,猶說一枝花③。
①燕子樓:故址在江蘇徐州,為唐人張建封之愛妾盼盼所居之處。②陳師道(1053—1102):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後山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家境貧困,元祐初因蘇軾等舉薦,為徐州教授,後任秘書省正字等職。詩學杜甫,工於鍛煉,語意苦涊,質樸蒼老,為江西詩派三宗之一。③一枝花:唐人白行簡傳奇小說《李娃傳》取材於民間關於妓女“一枝花”的故事。此借指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