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永久的憧憬和追求(7)(1 / 2)

你可能認為這些不過是教人遇事斟酌,小心謹慎罷了,每個孩子都受過這方麵的教育。每個頭腦健全的人在他選定的生活道路上都是這樣做的。可是你還想得到的更多東西又是什麼呢?——是的,我們應該怎樣選擇我們的生活目的,而不是達到這些目的的手段。因為我們不知道選擇什麼誌向能使我們滿意,什麼情感我們應當依從,什麼嗜好我們應當迷戀。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

求知——培根

求知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幹。

當孤獨寂寞時,閱讀可以消遣。當高談闊論時,知識可供裝飾。當處世行事時,知識能增進才幹。有實際經驗的人雖能夠處理個別性的事務,但若要綜觀整體,運籌全局,卻惟有掌握知識方能辦到。

讀書太慢會弛惰,為裝潢而讀書是自欺欺人,隻按照書本辦事是呆子。

求知可以改進人的天性,而經驗又可以改進知識本身。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學問雖能指引方向,但往往過於泛泛,還要靠經驗來賦予形式。

狡詐者輕鄙學問,愚魯者羨慕學問,聰明者則運用學問。知識本身並沒有告訴人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智慧乃在書本之外。這是技藝,不體驗就學不到。

不可專為挑剔辯駁去讀書,但也不可輕易相信書本。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

書籍好比食品。有些隻需淺嚐,有些可以吞咽。隻有少數需要仔細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書隻要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隻需知其中梗概,而對於少數好書,則要讀通,細讀,反複地讀。

有的書可以請人代讀,然後看他的筆記摘要就行了,但這隻限於不太重要的議論和質量粗劣的書。否則一本書將像已被蒸餾過的水,變得淡而無味了!

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敏,寫作則能使人精確。

因此,如果一個人懶於動筆,他的記憶力就必須強而可靠。如果一個人要孤獨探索,他的頭腦必須銳利。如果有人不讀書又想冒充博學多知,他就必須很狡黠,才能掩飾無知。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僅如此,精神上的各種缺陷,都可以通過求知來改善——正如身體上的缺陷,可以通過適當的運動來改善一樣。例如,打球有利於腰腎,射箭可擴胸利肺,散步則有助於消化,騎術使人反應敏捷,等等。同樣,一個思維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習數學,因為數學稍不仔細就會出錯。缺乏分析判斷力的人,他可以研習經院哲學,因為這門學問最講究繁瑣辯證。不善於推理的人,可以研習法律案例,如此等等。這種種頭腦上的缺陷,都可以通過求知來療治。

世上有兩條路和一條沒有路的路。我們不會注意那不是路的路。沒有人願意去走那條沒有路的路。但也許會有一種人會坐在他那沒有路的路的盡頭,像一顆長在花梗盲腸上的卷心菜。

路——勞倫斯

世上的自由意誌有很多。我們可以交出意誌從而成為大趨勢中的一朵火花,或者扣留意誌,蜷縮在意誌之內,從而逗留在大趨勢之外,豁免生或死。可死神最終是要來臨的。即便到了那時也無法改變這樣一個事實,我們能夠生存,在虛無中豁免死,將否定施加給我們的自由意誌。

我們惟一可以做的就是在孤獨中認出哪條是我們應該走的路,然後邁出腳步,堅定地向著目的走去。筆直的死亡路上有其壯麗和英勇的色彩;熱情和冒險妝扮著它,渾身躍動著奔跑的豹、鋼鐵和創傷,長著水淋淋的水蓮,它們在自我犧牲的腐泥裏發出冰冷而迷人的光。生之路上的植物又是另一番景象,一路上野鳥啼鳴,歌唱著美妙的春天,歌唱夢中創造的神奇的建築。我踏上了充滿敵意的敏感之路,為了我們高貴的不朽的榮耀,為了一些嬌小的貴夫人,為了無瑕的、由血澆灌的百合花,我們衝破迷人的血的炫耀。或者從我的靜脈中生出一朵高雅的、無人知曉的玫瑰,一朵嬌豔挺拔的玫瑰。這玫瑰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對虛無來說,我這閃光的、超然存在的玫瑰隻是一顆小小的卷心菜,當羊群走進花園時,它們會冷淡地對待玫瑰,但吃卷心菜時卻貪婪無比。對虛無來說,我壯麗的死就像江湖騙子的表演,如果我在消極的嗅覺下稍稍使我的矛傾斜一下那就是可怕的、非人道的罪行,必須用“正確”的統一的回聲壓倒和製止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