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想法是隻有一部小說《冤鬼路》,至於《櫻花厲魂》則是為了當時發表的方便,從《冤鬼路》當中分離出來的。通篇按照時間順序,前部解答冬蕗之謎,後部解答張君行施婷之謎。初始隻是想讓何健飛和田音榛消滅掉冤鬼之後就完結故事,後來有一同學建議道:“你寫了那麼多小說,都是喜劇,為什麼不寫寫悲劇?況且就讓故事這樣結束的話,跟港台之流的庸俗電視劇有什麼區別?”於是頓悟,也許悲劇更能體現《冤鬼路》的魅力所在。(不知大家是否這樣認為?)雖然不是很喜歡何健飛,但是也不忍心見他死,左思右想,進退兩難,最後決定把這個重大的任務丟給田音榛,痛下毒手將她弄死。當時tina的讀者以mm居多,還沒有什麼風險,後來到了中大marvel和水母,要不是溜得快,幾乎被k死~~~~~
寫這篇小說的源頭是由於看了《午夜凶鈴》,第一次感到了恐怖與懸念結合的巨大震撼力,但真正的原材料卻要感謝中大,我想中大沒有一個讀者會不知道,我寫的《冤鬼路》究竟是在影射哪條路,也要謝謝草,很多靈感都是她在談話中給予我的。
在這裏,我要說明一下,以前也有人為了這件事質問過我,我口口聲聲說在抨擊學校,卻看不到任何一點抨擊的痕跡。我想那位朋友應該是誤解了我的意思,我抨擊的學校,指的是小說中的學校,反映在現實中則是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權力分配和領導製度。我在小說中把學生會抬高到超乎現實的高度,擁有無比廣闊的權力,其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擺脫學校的絕對控製,讓學生自主地去處理學生的問題。因此在小說中,沒有出現任何校長的蹤影,反而突出了阿強、李老伯和鞏勇、劉燦利這兩對優秀的學生幹部的光輝形象,並詳細描寫了他們如何處理一係列的重大事件(當然,為了照顧劇情,他們處理事務的描繪還是粗糙了點)。小說中的校方雖然有封鎖消息、動不動就要找人質問這些缺點,但它畢竟給了學生會很大權力和自由的空間。所有的一切不過代表了我心目中完美的學生與學校分權製度而已,這也算是間接抨擊了學校製度吧。
無論如何,這種完美模式會在我將來的作品中繼續下去。
小說中的最大吸引力點就在於它的懸念,我想,這一點大家都不會否認吧?《冤鬼路》中已經把懸念發揮到了極致,為了不讓《櫻花厲魂》比《冤鬼路》遜色,我隻有另辟蹊徑,加重對法術和作戰規模擴大的分量,但是最後看來,還是輸給《冤鬼路》了,還是懸念更加動人吧?:)由於少了《冤鬼路》開頭所特有的從空白紙張描繪起的特點,《櫻花厲魂》局囿在《冤鬼路》的框架下,謎題設計遇到了比想象中更大的困難(雖然說加重法術戲份,可是沒有懸念估計也不會有人看),而且象血色詛咒、哥哥道、張君行等這些線索十分散亂,沒有辦法再按照《冤鬼路》的模式沿著時間順序來描述,要把它們串聯到一根線上也十分困難。最後不得不再創造出一個新人物譚星莞來,通過他的謎題才將它們七零八落地亂湊在一起。然而,這個模式是失敗的。首先,謎題過於複雜了,當時連我自己也沒有耐心看下去了。其次,由於謎題的複雜化,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何健飛的神化。(在《冤鬼路》中,何健飛還是有很多缺點的,比如說他也有點怕鬼,而且很急噪)不要說別人,我也懷疑世上究竟有沒有這麼聰明的人,這種謎題也猜得出?真正完美的東西是不會出現在世上的。當為了情節發展,何健飛不得不一步步走向完美,我也就幹脆叫出田音榛來,最終把何健飛引向毀滅,從而製造了何健飛和田音榛徹底的悲劇。(為了這一點,n個人恨不得把tina千刀萬剮,5555~~~tina也是迫不得已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