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人帶著曉晨回到城主府,見敦煌在弄著麵團。
“今日吃什麼?”
“麵片。”敦煌不會做麵頭,隻好做麵片。不過說來西域的小麥還真不錯。
“今年的種植麵值是以前的兩倍,今年會有個大豐收。”
敦煌說:“如果強盜不來,大豐收倒是有可能。要是強盜來了,別說豐收,連糧食都沒有。”
西域的人最是怕強盜,強盜無處不在,無處不有。
今天見著這人放牧,明天就能見這人拿著刀去搶殺擄掠。
西域人是沒有教化的,還不如天龍人從那邊帶過來的於闐人。
“國王派人送信說,讓你回去一趟。”天龍人說。
“不回,讓他們自己過來。讓王子公主自己過來,邀請他們來赴宴。就說我們設置了宴會,有都護大人,有阿拉伯人。”敦煌說。
“這個好,我也不想你到那邊去。”天龍人拿起一塊肉幹吃,“大法師希望到這裏來傳教,你怎麼看?”
“伊衣怎麼看?”敦煌問。
“伊衣答應了。”
“那就傳,立下規矩:政教分離。政教永遠不能連在一起。”
你不看看曆史上那些政教不分離的國家,印度政教不分離,結果永遠的貧窮。中東政教不分離,結果永遠戰爭不斷。
政教不分離就不是一個好國家。
“我也是這麼說。”天龍人頷首。“這得要立下規矩,讓後麵的遵守。”
“該是這樣。”敦煌把做好的麵片放進鍋裏。
在西域永遠不用擔心肉食,上好的牛肉到處是,犛牛肉隨處見。
大唐人帶來了許多調料,大唐人雖然還不知道怎麼去除騷味,但敦煌知道。
從大唐人那裏得到調料,挑出一些放進牛羊肉裏,很好去除騷味。
今天敦煌還做了水盤羊肉,雖然沒有傳統的好吃,但味道也不錯。
“來試試。”敦煌把肉食端出來。
天龍人說:“相對於肉食,我更想吃青菜。”
“不僅是你,我也想。以前的時候不想吃青菜,現在想吃也沒有。”子庸說。
子庸被阿香推著進屋,子庸懷裏抱著天龍人與敦煌的小兒子。
小娃娃抱著一個甜果子一口一口地啃吃,這沒有牙齒的小東西就是會吃。
“溫室已經做好,等一段時間就有青菜吃了。雖然不是很多,供應我們自己還是可以的。”敦煌說。
敦煌沒了神力致力於研究生活,在自己的地盤裏不讓自己活得快活一些,真是夠憋屈的。
在西域想吃青沒有,想吃瓜倒是有許多。看一串串不要的葡萄到處是。
“葡萄幹已經準備好,那些到大唐去的商隊會把葡萄幹帶出去。順道把我們需要的糧食帶回來。”子庸說。
子庸不客氣地拿起碗吃肉吃麵片。
天龍人不讚同,在糧食低產的世界裏,糧食比什麼都重要,大唐是不會讓糧食大量出口的。
除非皇位上的是昏君,除非朝堂有奸臣當道。
這是不可能的,現在的唐太宗可不是昏君,再下一位皇帝更不是昏君,雖然武則天被非議了許多,但她也不是昏君。
想要糧食,還是自力更生的好。
“外城已經建設好,能把內牆打開了沒有?”子庸問。
“把內牆開個大口就行了,其餘的不用擔心,時間會把城牆變化好。”天龍人說。
龍城已經擴大了一倍,知道龍城的人可不少。
“都護大人派人外出似乎是到更西的地方去。”子庸說。
更西的地方,大月氏?再過去就是匈奴人的地方了。
大漢把匈奴人趕出西域,更西的地方時匈奴人居住的地方。
“到大唐去請人來教書的事情怎麼樣?”敦煌問。
“還在商議中,似乎有些難度。”子庸說。
不是有些難度,是十分難度,沒人願意到西域來受罪。
風吹日曬到西域的大唐人沒一個是好看的。
大唐大人人物這麼多,必定有些喜歡浪跡天涯的。
天龍人與敦煌對視,敦煌說:“你寫一篇文章,嘲笑他們看他們會不會來。”
天龍人笑著點頭,“好主意。”
“如果龍城弄得更好,相信他們願意留下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