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庸被阿香推進屋裏,還跟著個侍衛。侍衛手裏帶著的都是絲綢。
“你這是幹什麼?”敦煌問。
子庸笑著說:“下麵的將士知道這是好東西,可是不知道這絲綢怎麼用。於是讓我來交換,換一些實際的東西。”
“這怕難了,敦煌這裏也沒什麼好的東西能換。”天龍人說。
敦煌與天龍人都是公私分明,自己的與公家的分開得清楚。
不過不時候也是占些公家的便宜。誰讓她是王呢!
“這不是事,先把名單記下的以後有好的再去還。”子庸說。
“也行。”天龍人答應了。
天龍人還有其他事做,需要把這一次得到的消息與下麵的人說。
天龍人拿著個餅子邊走邊吃,子庸被人推著。
“你那邊的情況怎麼樣?”天龍人問。
“一切都比較順利,族裏沒有人敢不從。而且他們都是窮慣了,沒什麼忍受不了。”子庸說。
這裏有佛教,有信仰,讓苦難的人忍受苦難。
可以說佛教的存在讓管理者更好管理群眾。
“這就好。”天龍人說,“派出去調查的人回來了,高昌的土地不少,但高昌的人也不少。如果想要得到更多的土地,第一件事就是讓高昌的人離去。”
天龍人給子庸示意,子庸明白天龍人的意圖。
“明白,我會安排人去做。”
其實天龍人等人帶來的農具十分先進,想要開地十分容易,隻不過沒有那麼多時間。隻能撿現成的。
幾人商議過後,天龍人帶著許多人離去。
敦煌不能讓那些婦人把消息傳出去,於是召集婦人在一起研究怎麼樣把羊毛去油脂,變成毛線。
“這東西有什麼用?一團團的怎麼變成線?”懶惰的人這麼說。
勤奮的人動手做,她們相信王女。
新回來的人自然得到許多關注,大批婦人集中在一個院子裏,這是想做什麼?
這不有官員上門來。
“王女,有人想要見您。”
官員見著敦煌向敦煌行禮,“公主,您怎麼不住在皇宮裏,與這些貧民住在一起可不好。”
“沒什麼好不好,你來可是有事?找伊衣法師不是更好嗎?”敦煌問。
“今日有人來報,說你這人來人往,想著您這身份尊貴,這安全得要注意些。”那人說。
敦煌笑說:“這確實需要注意,不過這裏人也不少,相信不會有人想殺我。”
“是的。”在敦煌的威壓下,官員不得不低頭。
他發現這個公主不是他能壓製住的。
外麵人人以為這公主是能任由宰割的,眼饞尉遲敦煌帶來的物資,這幾天正想著法子來掠奪什麼。
可惜敦煌公主藏得好,不輕易與外人見麵,讓外麵的讓沒機會接觸。
那與外人見麵的伊衣法師倒是容易說話的,但是個滑頭,誰也奈何不了。
“你還有什麼事嗎?”敦煌問。
意思是沒事怎麼不離去?
這裏信佛的官員都不是臉皮厚的,被這樣一說隻好告辭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