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2 / 2)

謝九郎暗自慶幸,歸攏心神,繼續書寫。

馮康來在謝九郎身後,狀書已經快要完成,正在收尾。他踮著腳,抻長脖子從垂在矮幾另一端的開頭看起,時不時為謝九郎妙語擊節稱歎。若然可以,馮康真想把謝九郎所寫狀書拿到崇文館或是國子監當成範文宣講。

待馮康略略看過一遍,謝九郎擱下狼毫,氣定神閑的對蓮童吩咐道:“把咱們帶的點心拿來與大家享用。他們看我寫字有一陣了,想必也餓了。”下頜一指壽昌門前的上馬石,又道:“待會兒將蒲團擺到那裏。”

蓮童躬身應了。

離得近的聽說謝九郎要派吃的,喜滋滋的壓低聲音說給後邊的人知道。

一時間,大夥兒都道謝郎君明理懂事。他們不光看了熱鬧,還管一頓點心,當真值了。

蓮童將文房拾掇拾掇,便與慈曄一人捧個大食盒,逐個分發大喜精心準備的梅蘭竹菊,海棠玉蘭糍團。一朵朵惟妙惟肖的好似嬌花綻放的糍團,別致精巧,悅目怡心,

蓮童分到馮康近前,見他穿著國子監服飾,便特意挑了一枚翠竹糍團,溫聲言道:“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1】郎君請慢用。”說罷,含笑向馮康躬身施了一禮。

謝九郎府中仆從都曉詩詞?馮康一愣的功夫,糍團已經遞到他手中。馮康錯愕的望著蓮童,唯唯接過,不知說些什麼才好。

蓮童絲毫沒有察覺出馮康異樣,含笑往下分派。

由於數量不多,每人將將得了一枚。大家拿在手裏認真端看片刻,才極為珍視的小口小口吃起來。

馮康盯著蓮童看了一陣,收回視線,望著指尖製成翠竹模樣的糍團,情不自禁笑了。心道謝九郎的確是個妙人。他輕輕咬下去,茶香竹香花香充溢唇齒之間,恰到好處的融合交彙,吃在嘴裏糯而不膠,綿而不膩。

好味!好味!馮康饜足的眯了眯眼,暗自讚歎。

他們吃糍團的功夫,謝九郎晾幹羅帛上的墨跡,站起身,麵向眾人朗聲說道:“列位兄長丈人,某東穀謝九,這廂有禮了。”

說著,手握羅帛,深深一揖。

眾人擦擦唇角點心渣滓,向他還禮,紛紛言道:“謝郎君有禮。”此起彼伏響成一片。

“某背井離鄉,來在京都於靖善坊安家置業。蒙列位不棄,某在此地結交三五朋儕,認下兄長,拜過良師。於京都短短時日,某收獲頗豐。”

謝九郎眸光璀璨,似是在與眾人閑話家常。可馮康曉得,謝九郎是在煽動民心。

他到底想做什麼?馮康將吃了一半的翠竹糍團捏在指尖,仔細回想謝九郎狀書所寫內容。不可否認,謝九郎文采斐然,狀書經由他潤飾辭藻優美,句句切中要害。

然則,放眼京都,誰敢接下他的狀書,向惠妍問罪?

京兆尹裴仁魁?

馮康肩膀抖了抖,譏誚的撇撇唇角。

他連恩師蒙難都沒膽量伸出援手,又怎會為謝九郎得罪惠妍?更何況,他還是惠妍的“叔叔”。

縣官不如現管。裴仁魁絕不會接這個燙手山芋。那麼,謝九如此行事又有何目的?

馮康眯了眯眼,看向前方那個侃侃而談的東穀小兒,若有所思。